“吃飯了,都排好隊!”

伴隨著呼喝聲響起,原本死氣沉沉的營地,亦是驟然多了幾分喧囂。

一個個百姓從營帳火堆旁走開,自發性的在一處處發放食物之地排起長隊。

天子擺了擺手,一旁二德子亦是快步上前,沒一會,便端著一碗尚且熱氣騰騰的窩窩頭快步走來。

顯而易見,這窩窩頭,並非什麼精細麵粉製成,硬邦邦的,明顯就是粗糧混合著某些雜物製成。

天子淺嘗一口,如同嚼蠟的感覺,頓時在口中綻放。

望著一個個大口大口吃著窩窩頭,似吃著什麼美食一般的百姓,天子目光微閃爍,只是瞬間,便將心中的那一抹波動壓下。

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這一句話,套在任何地方都適用。

雖說規定了對百姓的伙食,但這年頭,雖說生產力已經慢慢恢復,雖說紙面上的糧食產量,已經足夠全天下人使用,但,糧食不缺,卻也並不意味著,每一個地方都不缺。

再者,不缺糧食,也並不意味著,這天下所有人,都能吃上精糧。

這天災綿延的年頭,為了抗災,朝廷推行的耐旱,耐旱作物,土豆紅薯這類,味道可都不咋地。

平日裡嚐嚐鮮還好,當做主將一直吃,那可就折磨人了。

朝廷對天下糧食的統計,可是主糧,雜糧,一起統計的。

顯而易見,對這這些百姓,在遷徙過程中,能夠有糧食飽腹,已然是一件幸事。

至於吃好……

那至少得等到這綿延的天災散去,整個天下,徹底進入穩定的正常狀態,或許才能開啟邁向吃好的發展歷程。

“按規定,遷徙之糧,都是就地供給,很多地方種植之作物都有所不同,故而,供給之糧,也大都不同,不過,如今糧食緊缺,也大都為粗糧………”

堵胤錫在一旁解釋著。

天子點了點頭,笑道:“還不錯,至少有的吃,還能吃飽。”

“朕當年,流落荒野,莫說吃飽了,餓急了,樹根都刨除來吃。”

“為了半個窩窩頭,甚至都鬧出過人命。”

見天子感慨,堵胤錫也不敢多言,天子憶往昔,又豈是臣子可以插嘴的。

隨即,天子話鋒一轉,卻是突然道:

“愛卿你在遼省任過知縣,又在陝西任職多年,如此兩地往來,想必也是十分熟悉了。”

“和朕說說,這些年,各地的變化,還有朝廷政策的……利弊……”

聞此言,堵胤錫沉默一會,話到嘴邊,卻又不知該如何說。

這些年,見得太多了,也有太多想要改變的東西。

這一次,能親自向天子彙報,這無疑是一個天大的機會。

如何說?怎麼說?

沉默好一會,堵胤錫才緩緩出聲:“臣記得,當年初為官時,尚且百廢待興,民不聊生,如今這麼多年過去,聖君臨朝,臣所見所聞,整個天下,已然是欣欣向榮之景。”

“說點實在的,別說這些套話。”

天子擺了擺手。

堵胤錫停頓一會,一咬牙道:“臣斗膽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