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中樞的紛紛擾擾,到頭來,在天子的乾綱獨斷之下,儼然又是一場無用功。

天子巡視天下之計劃,幾乎沒有更改絲毫,便在天子的意志之下,母庸置疑的貫徹執行下去。

昭武九年七月初一,時至凌晨,暮色尚存,宵禁依舊,京城北門卻已洞開,城門內外,已然是一片喧囂。

按天子巡視之計劃,大恆武勳子弟,到一定年歲者,皆可隨駕而行。

而文武,卻只是在朝堂各部,擇一侍郎隨駕而行。

如此,儼然清晰的表露出了天子又一次對武勳的偏愛。

隨天子駕,巡視天下,這對臣子而言,自然是榮耀,對尚未職司的武勳子弟而言,更是天大的榮焉。

自訊息傳出,京城各大武勳府邸,不知道多少武勳子弟,為了隨駕而行的資格,可是爭破了頭。

畢竟,年齡限制,職司與否,這兩點,看似極為寬容,但在這隨駕的榮耀面前,哪怕是一絲一毫限制,對武勳子弟而言,無疑都算是噩耗。

其中之紛紛擾擾,可是弄出可不少笑話。

城門之外,負責護駕而行的禁軍勇衛營早已集結,戰旗招展,兵甲森嚴,為天子母庸置疑的起家之軍,大恆武勳的搖籃,如此之下,勇衛營之銳,顯然是母庸置疑。

無論是待遇,亦或者軍械,兵源,大恆勇衛營,都是母庸置疑的頂尖。

如今大恆雖邊疆禍患猶存,邊軍甚重,但軍制也和政治一樣,同樣實行的也是強幹弱枝之策。

大恆之京軍,禁軍之規模,儼然佔據了大恆營兵……的近三分之二。

要知道,大恆軍制,雖屢次改革,但限於財力,也依舊是營兵,亦或者說募兵制與衛所制並存。

時至如今,曾經的百萬大軍,隨著大恆定下遼省,朝鮮,平定江南,河套,圖謀西北,水師改制,如今在兵部記錄在冊的大恆兵力,已然膨脹至了近一百五十萬之多。

而這近一百五十萬大軍中,衛所兵將,儼然佔據了絕大多數,甚至完全可以說,專職征戰的營兵,皆在京城。

畢竟,京軍,禁軍,這兩支軍隊,便已然是有近三十萬大軍。

這個數目,已然達到了大恆營兵將士人數的十之七八,剩下的,大恆的各大水師,又佔據了絕大部分。

鎮守各地的,寥寥無幾,這大恆天下,直到目前,大恆軍隊的主力,儼然還是以衛所為主。

當然,衛所,主要是戍邊固土,起到的作用,也主要是穩固統治,戍守疆土。

若對外征戰,向來皆是以營兵為主。

每每大戰,皆是中樞京軍開拔,以衛所為輔,對外征伐。由此,便可清楚看出,在如今的大恆,營兵之重。

更別說堪稱精銳之中的精銳,即禁軍了。

而勇衛營,則可以說是禁軍之中母庸置疑的精銳。

天子嫡系之中的嫡系!

故而,勇衛營建制,從每一處,都可以清晰看出其與其他部隊的不同。

而此次天子巡視天下,除了勇衛營隨行,早早等候於此的,自然就是各家武勳子弟了。

《青葫劍仙》

大恆立國第九年,大恆的武勳子弟,自然大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