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草原(第1/2頁)
章節報錯
“據當今情報顯示,此次草原之亂,主要原因在於準葛爾部,是準葛爾先挑起紛爭,並且由多爾袞率準葛爾先鋒鐵騎踏入的漠北草原,並且屠戮了數個蒙古部落………”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藏地是有四大部部落,準葛爾部只是其中一個,且還不是其中最強的……”
“西北四大部落起源於明英宗時的瓦剌,也就是完成土木堡之變的那個瓦剌,後衰落遷徙,便在藏地演變成了準葛爾,杜爾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部……”
“四部是近乎聯盟的一個鬆散體,平日若有大事,一般都是四部聯合商議定下,其盟主,則是和碩特部。”
殿中,總參一名軍機參謀立於輿圖之前,面相殿中文武重臣,條理清晰的講解著。
“弄清楚於原因沒?到底只是準葛爾部的單獨行為,還是四大部達成了一致?”
“目前還沒有情報表明是四大部達成了一致,但也不排除有這種可能。”
參謀恭敬朝在場文武拱了拱手:“我大恆在西北邊陲經營已久,時至如今,已然要觸及和碩特部的勢力範圍……”
“準葛爾部的這次動靜,說不得就是被我大恆在西北之動向所驚動。”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可能。”
“西北藏地也好,草原林丹汗也罷,都在我大恆兵鋒威懾之下,據總參分析,兩者聯合的可能性,應該會更大一些。”
再有武勳出聲:“有沒有可能,是西北四大部,想要於林丹汗聯合,亦或者林丹汗想要與西北四大部聯合,但因為某種原因,沒有成功?”
“林丹汗當年背棄後金,導致後金主力全軍覆沒,有這個事情在……西北四大部不信任這個因素,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一次廷議,和以往顯然有所不同,以往,大都是文官主場,武勳大都只是體現存在感。
而這一次,顯然是武勳的主場,而文官,則淪為了背景板,論及打仗,大恆的文官自然是完全比擬不了,畢竟,要是比擬得了,也不會有大恆武勳的出現。
圍繞著北方草原之亂,諸武勳紛紛諫言出聲,天子端坐一旁,也未曾言語,默默聽著諸武勳的意見。
大恆的戰略,依舊還是先北後南,即先平定北方之患,再將重心轉至南方海疆及西南邊陲。
這一點,從定製擴編的水師便可清楚看出。
畢竟,水師之建設,哪怕只是最基礎的戰船,也非是一時之功。
數支水師,數百艘小船,數千門火炮,皆是常年累月之功。
更別說合格的水師將士了,一個步軍將士,抓了壯丁,稍稍訓練幾個月,便是一名堪用之士卒,而水師將士,顯然沒這麼容易。
且如今愈發昌隆的海貿交易,也佔據了各大船廠相當一部分的產能,更是拖延了幾大水師成型的速度。
不解決北方威脅,每年投入北疆的海量錢力物力,就不會減少絲毫,再加之綿延的天災,朝堂中樞的重心就始終會陷在北方。
南與北,在國力的限制下,必然需要抉擇,而目前,大恆只能選擇北方。
廷議依舊持續,現如今這場廷議,在情報資訊不足的情況下,眾文武也只能侷限於猜測之上。
當然,這些猜測,都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定下大恆在戰略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