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議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呼聲響徹殿中,當幾人退下,殿中重歸沉寂後,天子佇立桌桉之前,卻也依舊對這幾張紙鈔愛不釋手。
紙鈔推行的最後難題,也已經解決,那剩下的,便是如何推行紙鈔了!
天子暢想的宏偉計劃,也可以隨著紙鈔推行,而緩緩實施。
一張紙背後,是潑天的財富。
對大恆而言的好處,已然難以用言語形容!
“去,召各部大臣,五軍都督府諸位都督,總參參議大臣,以及大恆錢莊總管入宮。”
許久,天子之聲音,才在這殿中再次響起。
一道旨意,在宦官的傳達下,亦是飛速的傳至中樞各文武大臣。
天子親召,在這大恆天下,自然是比天還大的頭等大事。
不過半個多時辰,宮門之外,受召的文臣武將,便已匯聚。
如此場景,對文武大臣而言,顯然都不是什麼陌生場景。
但凡有國家大事,不論文武之事,天子必召重臣武勳商議。
這已是大恆的傳統。
但這一次,在清一色的重臣武勳之間,卻有一襲布衣,極為之顯眼。
對在場的重臣武勳而言,這人,他們自然不陌生,畢竟,他們也沒少和大恆最大的錢袋子……大恆錢莊打交道。
又豈會不認識大恆錢莊的總管事李長河。
但顯而易見的是,如此事關國家大策的廷議,李長河顯然沒資格參與。
沒資格參與,現在卻出現在了這宮門之外,背後的意義,顯然就很值得琢磨了。
如此一道道打量的目光,也著實讓李長河有些侷促不安。
雖為大恆錢莊總管,掌著大恆最大的錢袋子,哪怕無官無品,也是權勢潑天。
但這個權利,也得看層次,再怎麼潑天的權利,在大恆這最頂級的文臣武勳面前,屁都不是。
只要是朝堂涉及錢莊事,他都是執行者,而非決策者,更別說如此與這麼多重臣入宮,商議大事了。
抱著這般的忐忑,李長河小心翼翼的跟隨著文武重臣們,穿過宮門,朝乾清宮的方向而去。
很快,在乾清宮中,一場廷議,亦是就此開始。
廷議並算不上順利,武勳們還好,大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真正懂紙鈔含義的,也沒幾個,況且,紙鈔發行與否,對他們而言,至少在目前,也並沒有什麼關聯……
而文官自然不同,明之寶鈔的教訓,那可還近在眼前。
超發濫發,偽鈔氾濫,寶鈔如同廢紙,百姓被寶鈔折騰得民不聊生。
這顯然是涉及國本之事。
群臣紛紛諫言,言紙鈔之弊,從漢武之白鹿幣,一直扯到前明,列出數不盡的弊處。
天子也沒有制止,反倒是耐心的聽著重部堂大臣的諫言,這也是廷議的根本意義所在。
畢竟,天子也不是聖人,不可能什麼都懂,他能做的,就是列出大的框架,其中具體策劃,實施,還得是術業有專攻。
更別說這種涉及國家金融的貨幣更替了。
這必須需要文武獻策,要分析清楚利弊,如何準備,如何避免,如何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