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妥協(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這些人,都是朝中,乃至大恆官場上,對教育改革持反對意見的官員,天子命錦衣衛統計而出。
大恆官員數萬,錦衣衛自然不可能統計完全,卷宗之上所記載的,也針對一方朝中官員及地方省府大員。
天子雖乾綱獨斷,但從來不介意有人對他要實施的策略進行反對。
這這些年實施的所有政策一樣,準備階段,朝議商討,有意見,提出來,商討決之。
在試行之中,有問題,亦或者反對某一項政策弊病,提出來,若是合適,天子從來不介意採納用之。
這些年,無論是哪項國家大策,皆是如此!
對諫言獻策,乃至有理有據的反對,天子從來都是從善如流。
正如財稅土地改革一般,現如今的財稅土地制度,較之曾經在遼省試行的一刀切的蠻橫,在一次次商議諫言之下, 已然緩
和了許多。
但若是無腦反對,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對新學的偏見,對文貴的堅持而反對,天子不能容忍之!
而這個名冊的作用,便是在於此。
大恆也不可能一刀切的將整個天下的精英群體排除在外,但身在官場,若是吃著飯,砸著碗,做的過分的,天子絕不介意
讓他知道什麼叫政策鐵拳!
不管是壓制著永不晉升,還是直接找個由頭下獄發配,都是輕而易舉。
拉攏批,打壓一批,在士林對讀書人是如此,在官場,天子也是如此行事。
現在,顯然有人妥協,那就意味著,可以拉攏團結的人,會越來越多,這自然是一一件好事。
團結大多數,這才是正確的行事方法。
天子之筆鋒,在名冊上圈著一個個的名字,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內閣首輔劉起元。
只不過,近來的風向變化,顯然,少不得劉起元的功勞,也算是他劉起元,表現出的誠意。
這個誠意,天子自然是頗為滿意。
原本心中對其的一些安排,也可改變二。
其年歲已高,在其可用的情況下,剛好可以完美承接新舊交替的緩衝之用。
待到其完美完成新舊交替的歷史作用,一些虛名, 亦或者說,文人們追求的虛名,天子還是不吝音的。
筆鋒在卷宗上寫寫停停,每一次筆鋒落下,都註定了某一個官員,乃至其背後的利益脈絡之命運。
在如今的開國時代, 個政策,難的,不是決議,也不是實施,而是如何貫徹下去
個要改造讀書人思想的政策,需要讀書人去實施,這本就是難於登天的事情。
故而,這個政策,也是唯一需 要天子時時刻刻去監督,去拉攏分化打壓的政策。
至於其他的政策,不管是財稅改革,還是土地改革,亦或者市舶司,都有既得利益者,亦或者利益損失者去貫徹,去監督
這一次文與武的爭鋒,便清晰證明了這一點。
唯有這個教育,既得利益者還太少太少,損失利益者,卻太多太多。
這也註定是一一個極其漫長的事情,在新生代的讀書人,沒有成長起來,成為新思想的擁護者,捍衛者之前,都需要強權來
護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