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天子目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涉桉之軍中將士,一律移交軍法司。”
文淵閣,劉起元翻閱著匯總的桉情卷宗,隨即抽出一摞,遞給了一旁佇立的都察院官員。
官員不解:“大人,此桉是陛下旨意,由三法司督辦的啊?”
官員話音落下,但當見到劉起元神色不對,又連忙道:“下官這就去。”
說完拿起卷宗,便快步朝堂外而去。
望著這官員匆匆離去之景,劉起元緊皺的眉頭,也不禁浮現了一抹陰鬱之色。
人在官場,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哪怕他貴為內閣首輔,亦是如此。
曾經前明之時,天下大事,皆在朝堂諸公,如此,朝廷派系林立,黨爭不休,他在其中,也不過是一個小人物。
後,隨著崇禎登基,借軍威清洗朝堂,什麼閹黨東林,在一次次清洗之中,皆被清洗乾淨,他和來宗道這種既不屬於東林,又沒有什麼劣跡的官員,則得以平步青雲。
而後,隨著崇禎駕崩,秦公掌權,他依舊能夠存在,也只是因為秦公需要朝堂來安撫天下,而非他有多大價值。
後隨著大恆立國,亂象橫生,最終天子鎮壓一切,便開始了對文官士紳的一次又一次清洗。
但顯而易見的是,再多的清洗,天子也不可能將所有文人士紳殺乾淨,一次次屠戮清洗,一次次優勝劣汰,總有幸存下來的文人官員。
而這些倖存下來的人,在這武勳勢大,文官難存的環境下,必然需要一個倚靠。
而他與來宗道,這個正統的文官重臣,不管他們願不願意,都必然成了母庸置疑的領頭羊,成了所謂的派系之首。
天子顯然也察覺到了這一點,這才有了陳奇瑜的落馬,上任內閣首輔來宗道的辭官,也有了洪承疇入閣,禮部尚書黃錦入閣,顯然是要分化瓦解被大環境擰成一股繩的文官們。
而他,在來宗道陳奇瑜接連落幕,不管願不願意,他已經成了母庸置疑的文官標杆所在。
他做什麼,要如何做,也不可能如以前那般,僅憑一己之心而行。
尤其是隨著天子將職權一點點挪至朝堂,他,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天子打壓戒備的物件。
無論是稅務司,亦或者市舶司,還是督學衙門,都是在迴歸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分著他的權。
畢竟,雖有著數不盡的清洗,但無論是朝堂,還是地方,都還有著大量的前明舊臣存在。
而這些人,哪怕他不願承認,但如今的政治格局之下,他是前明舊臣中,最終顯眼的一位。
天子又豈能不忌憚,不打壓!
這次桉情發生,他本以為,天子會順勢將矛頭對準他。
進一步削弱,改造前明舊臣在大恆朝堂的影響力。
但當靖國公出現,他才敏銳察覺,天子的心態,似乎……已經從打天下,徹底轉移到了治天下。
打天下,靠的是兵將敢戰,不懼死,當年的天傾之局,靠得是一個個能征善戰的將帥,統率著一支支戰無不勝的軍隊坐鎮各地,掌軍政大事,鎮壓一切不服!
而治天下……
自古至今,武勳將帥,掌軍政大事,要麼,就是形勢危急,需則強人坐鎮,要麼,就是大勢將傾,不得已而為之,再要麼,就是門閥世家,與天子共天下!
如今天下一統,雖算不得國泰民安,但也初現大治之象,天子雖乾綱獨斷,但也仁政愛民。
《劍來》
天子連士紳地主都不允許存在,天子會允許武勳盡掌軍政,如同門閥世家般存在?
劉起元知道,這是一個好機會。
只要把握得好,便可以把武勳將帥徹底關進牢籠之中。
文歸文,武歸武,而不是像現在這般,文武職權混亂,文的職權,被武肆意侵佔,甚至,相當一部分文官,都是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