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早食,自然也離不開辣椒,只不過,天子不喜鋪張浪費,故而,膳食亦是不同於前明的動輒數十道膳食,只追求精而少,滿足味美,飽腹,這兩個要求,便已足矣。

一碗看似簡單的清湯麵,一碟辣醬,便是天子的早食。

約莫盞茶時間,天子便用完了早食,歇息片刻,天子的注意力,亦是再次放在了這些奏本之上。

奏本翻開,筆鋒再次揮灑,天子儼然又沉浸於國事之中。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也不知何時,天子手中之筆鋒,卻是緩緩放下,天子緩緩靠在椅背,看向手中這封奏本的目光,卻是多了幾分莫名意味。

天子突然動靜,亦是引得二德子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可當無意中看到奏本上某個名詞之後,二德子童孔下意識有縮,隨即,亦是連忙收回了目光。

天子瞥了一眼二德子,目光卻是再次定格在這封奏本之上。

歷朝歷代,當新朝推翻前朝之後,有一件事,是無可避免的,那便是修史!

明滅元,修元史,恆篡明,那……也需要修明史。

只不過,所謂史書,在漫長歲月的演變下,早已成了統治者手中的玩物,隨意揉搓,篡改,成王敗寇之下,是難以窺得真假的漫漫青史。

當然,不管如何,修明史,是大恆,也是他昭武帝,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在當年平定後金遼鎮,凱旋歸京,國運將穩後,天子便內閣首輔來宗道為監修,內閣次輔,劉起元,禮部尚書黃錦為總裁,翰林院,禮部等數十官員,及民間多位明時的大家為纂修官,對明史纂修。

從昭武二年中旬,至現如今昭武五年末,歷經三年多時間,明史,似乎已經俢纂完畢了?

天子目光澹漠,心中卻是驟然湧出一股難言之意味,沉默片刻,天子才放下奏本,敲了敲桌面。

二德子稍愣,當看到桌面上那封奏本後,亦是立馬反應了過來,連忙朝一旁宦官招了招手,幾名宦官,便攜手將一個大木箱搬到了天子身旁。

木箱開啟,裡面整齊堆放的書冊,亦是清晰顯露而出,隨即在眾宦官忙碌之下,一摞摞書冊亦是整齊堆放在天子面前的桌桉上。

同樣清晰可見的,便是明史封面上那整齊刊印的大字……“明史”二字……

“太祖本紀”,“成祖本紀”,“仁宗本紀”……

一個個書冊之名,亦是清晰映入天子眼簾,天子目光挪轉,最終,定格在桌面一側的書冊封面之上。

“昭烈帝本紀”……

昭昭日月,可鑑其……豪壯激越……

故諡號為“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