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民以食為天 3500(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後世西方各國,從殖民全球,掠奪全球財富,到以經濟技術掠奪全球財富,供給一國!
如此,以全球之財富,亦或者大半個世界的財富,供給一國!
縱使資源再分配完全停滯,縱使階級完全固化,縱使吏治糜爛,但只要這種掠奪還在持續,那……哪怕利益階級吃肉喝湯,只留下一點微不足道的殘渣給百姓,也足以將資源再分配停滯而帶來的矛盾完全掩蓋!
當然,還有一種相近之法,即開疆拓土,將內部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且用最為乾脆利索的方式,掠奪外部財富,來平衡內部矛盾,同時,開疆拓土,亦是可以增加至關重要的生存空間與生存資源。
而生存空間與生存資源,換而言之,便是土地!
正如後世某個號稱世界警察的國家,透過經濟手段掠奪全球財富,供養它一國,這是其立於世界之巔的根基所在。
同樣,不可否認的是,那個國家,自身的底子,很堅實,極為堅實!
當然,這不是說那個國家吏治有多清明,資源再分配有多麼高明。
而是說,那個國家富饒的土地,天然就讓那個國家的百姓,有著充足的生存空間與生存資源。
民以食為天,任何一個時代,科技再怎麼發展,不可忽略的,就是這個食字。
而那個國家,土地肥沃,地勢平坦,僅僅輪耕種田,便可輕易滿足全國所有人的食之一字,且還有極大的富餘。
堪稱充沛的糧食,帶來的便是畜牧業的飛速發展,畜牧業的紅紅火火,也就帶來了更為高層次,且必然極為充足的肉類食品。
如此充足到富裕的食品供應,也就意味著,在那個國家,關乎人之生存根基的食品,是糧食也好,肉類也罷,必然會極為便宜。
而對一個國家而言,僅僅近半的土地產出的糧食,便可輕而易舉滿足全國所有人的需求,並且有著極大的富餘。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充足的生存資源,將會將社會的矛盾無限掩蓋。
意味著社會動亂的可能性,將無限降低。
意味著國家可以騰出海量的財富用作它處。
意味著可以用糧食這張牌,輕而易舉的控制缺糧國家的命脈。
意味著,操縱金融,乃至超發貨幣,也極難影響到富裕到充足的種植畜牧業。
食之一字的極度穩固,將意味著無數次折騰的底氣所在……
有著無數的好處,沒有一絲一毫的弊處。
就好比現如今的大恆,若是僅僅全國一半的土地,便能滿足全國所有百姓的需求,那……小冰河時期的天災,將完全不足為懼。
那將意味著,大恆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去實施各種宏圖偉業。
只要給大恆時間,那以大恆的體量,母庸置疑,這個世界,都會是大恆的!
但這顯然不可能,華夏文明,雖是源遠流長,傳承不休。
這個文明,雖自古都是以農為主,乃至自古便是農業壓倒一切。
但這片土地,在特殊的地形地勢下,放眼世界其他農業之地,絕非上好的農業之地。
如今大恆天下,有近一半的土地,都是名副其實的貧瘠之地。
他想打下來的西域,草原,也都是貧瘠之地。
而貧瘠之地,就意味著無法供養太多百姓,沒有足夠的人口,也就意味著統治的不穩!
故而,北疆自古以來,戰亂不休,究其根本,就是因為無法大規模種植,無法供養足夠的人口,若是可以的話,草原恐怕早就成了漢地一省了。
而任何一個統治者統治這個國家,首先面臨的問題,便是最為根本的糧食問題。
不解決這個問題,國家根本就談不上發展!
他現在面對的,也是這個問題,甚至,這個問題,在小冰河時期的影響下,比歷朝歷代,都要嚴重!
自前明,到現如今昭武五年,這麼多年的時間,他所實施的絕大部分政策,也都是為了面臨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