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村名為大公村,隸屬於房山縣石塘集鎮,有六十八戶人家,設了一座社學。”

天子眉頭一挑:“你來過此地?”

黃錦立馬回道:“回稟……老爺,之前巡查各地學舍時恰巧在此逗留過。”

天子點了點頭,也沒多言,此次微服私訪,本就是臨時起意,黃錦更是直接從睡夢中就被拉了過來,提前做好準備,顯然不可能。

“走,去學舍看看。”

天子揮動馬鞭,戰馬吃痛之下加速,一旁御前營將士亦是立馬緊隨而上,黃錦也只能在心中暗自祈禱,隨即連忙策馬跟了上去。

驟然而來的馬隊,無疑立馬吸引了村民們的注意,只不過,面對這明顯達官顯貴模樣的馬隊,村民們自然是避之不及,一個個也只敢隔老遠望著。

還隔老遠,這座大公村社學,便清晰映入了眾人視野,一條約莫丈許寬的小河旁,孤零零的一座院子佇立,隱隱約約的,更是有一陣陣稚嫩的呼喝聲傳來。

“這社學,為何不設村中,反遠離了村莊?”

距離社學約莫數百米的山坡上,天子勒住韁繩,翻身下馬後,隨口一問。

黃錦回道:“回稟老爺,這條河過去,大概五六里路,就是七里村,七里村也有幾十戶人家……”

天子點頭,目光卻是已經看向了這座社學,策馬在這山坡之上,藉助地勢,再加之距離不遠,自然可以清晰看到社學之中的場景。

只見一個個年紀不一的小孩,正在學舍院中蹲著馬步,有模有樣的呼喝著。

如此場景,在場御前營將士,一個個自然是看得頗為歡喜,黃錦雖有所不喜,但看到天子嘴角噙著的笑容後,那一抹不喜,卻是深深壓在心底。

此等場景,著實是極好的鑲嵌入了天子的心底,畢竟,天子對有宋以來的文人,向來不喜,甚至厭惡。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如此風氣,不說讓文人這個身份直接變了性質,更是直接掘了天下各行各業的根,讓整個天下變成近乎於麻木的一灘死水!

如此,對一國之統治,雖有天大的益處,但……也將華夏文明,徹底禁錮在一個死迴圈之中。

如百家爭鳴沒有被破滅,延續了下來,這個世界,絕對是另一番場景。

說不得,早在數千年之前,這個文明,就邁入了新的時代,何至於數千年的近乎原地踏步,乃至倒退的一次次迴圈!

這種傳承了千年的風氣,一時之間自然難以扭轉,天子也就只能在這種風氣裡面,添著沙子。

如將本該為唯一的儒學,拆得七零八落,將各家各派的的典籍挑選出來,皆列為教材,將武學作為各學舍的必修之課,將新學的比重拉高。

建立出一個如後世一樣的教育體系,然後再將科舉的內容隨著教育內容改變,建立出一個類似於後世國考的選材體系,並且加大對新學的投入,納天下之才,培育文明之花。

當然,這一切,必然需要隨著大恆的發展而變化。

“走吧,去看看。”

天子翻身下馬,便率先朝那學舍而去。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對乾清宮裡那匯聚天下形勢的一冊冊奏本,天子向來都是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對這教育體系,亦是如此。

黃錦堪用,不代表著這個教育體系裡的所有人都堪用。

更別說,黃錦,也是人,是人,就會有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