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蓮做亂不稀奇,內賊勾結白蓮,這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以如今天子的狠辣作風,這種事,那就是誰沾到,誰必死!

一時之間,原本風平浪靜的朝堂,亦是瞬間暗流湧動,軍法部也好,都察院也罷,亦或者各個派系也罷,皆是小心翼翼的調查著,生怕被牽連到了自己。

所謂福不雙至,禍不單行,相隔不到兩天,又一件禍事,亦是伴隨著飛奔而來的快馬,從陝西延綏,傳至了京城!

昭武四年九月十六,林丹汗次子阿布鼐率兵突襲延綏,榆林口守將力戰而亡,阿布鼐破關而入,兵鋒肆掠榆林府!

訊息傳來,引爆整個京城,亦是陷入了少有的喧囂之中!

時至如今,誰不知道大恆在江南連戰連捷,誰不知道,蒙古大汗率軍數十萬兵臨大同,卻不得寸進半步!

可現如今,區區一支偏師,卻踏破了邊關,攻入大恆境內,這個訊息,在這一連串的報捷訊息之下,無疑是極為的顯眼!

民間議論紛紛,朝野,則是一片動盪!

蒙古偏師破關而入,難以讓人接受,但也不是什麼太大之事,畢竟,阿布鼐雖破關而入,但也僅僅是破關而入,在榆林府,便第一時間被榆林衛,長河營給擋住,後續支援而上,阿布鼐敗亡,是必然之事。

但……陝西可不僅僅是發生了這件大事,幾天前的白蓮教之事,可還歷歷在目!

兩件事接連發生,就不得不讓人懷疑其背後的關聯了!

這般關聯……那可就不是沾之必死了,是沾到點,估計就得身死族滅了!

人心惶惶,風聲鶴唳!

在這群臣驚懼之間,皇宮,卻是無比的平靜,朝議之上,天子也未曾就此事安排絲毫,恍若一切都未曾發生一般。

如此異常,倒是讓群臣更是為之膽戰心驚,生怕風暴驟起,將自身席捲進去。

……

距離榆林戰事傳至京城,已過去數天,朝野暗流愈發洶湧,天子卻依舊無絲毫動作,似乎,真的將此事擱置遺忘一般。

在乾清宮中,天子桌案已然煥然一新,桌面上,是各地遞來的奏本,堆積如山。

天子佇立輿圖前,負手而立,王五侍候一旁,殿中宦官宮女佇立,隨時等候著旨意。

朝野的動盪,天子自然一清二楚,榆林的戰報,天子自然也瞭然於心。

縱使邊關告破,蒙古兵鋒肆掠榆林,天子所思慮了,也不是榆林的戰事如何。

邊關防禦體系,從來就不是簡簡單單一道防線,而是由數道防線交錯組成,縱使邊關告破,也危急不了陝西,除非阿布鼐短時間內,擊破榆林城,再擊破延綏鎮數萬大軍,不然的話,威脅不到陝西內地。

天子所顧慮的,是吃裡扒外的賊子!

任何事,都是有利益導向存在。

費盡心機,要引爆災民這顆雷,要動盪大恆國運……

誰才是最大的獲利者?

蒙古?大明?

雖說陝西至今,還沒有真正有依據的案情結果彙報過來,但很是顯而易見,不太可能是蒙古!

若說是蒙古細作慫恿災民造反,煽風點火,天子還相信。

但白蓮之亂,已然很清楚的說明了,亂的不僅僅是災民,還有掌權者參與其中,為白蓮提供便利,提供武器,乃至提供訊息!

蒙古能拉攏個別官員,但肯定拉攏不了大批官員,白蓮教,那就更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