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朝堂上,更是徹底喧囂,文武大臣們,吵得不可開交。

“泉州不可守!當速撤之!”

“撤?還能撤去哪裡?”

“恆賊三路進攻,氣勢洶洶,此刻不思報國守土,未戰就先議撤,汝到底為何居心?”

“本官為何居心?”

“恆賊三路進攻,行四面合圍之勢,此時不撤,你告訴本官,何時撤?”

“難道待恆賊兵臨城下,團團包圍,再撤?”

“放屁,水師尚固守,澎湖將士尚且鏖戰,恆賊南昌江浙兩路大軍,再難打,前方將士亦是死戰之,若撤,如何對得起天下百姓,如何凝聚天下人心!”

“陛下,臣以為,當速派得力大臣統兵防禦,急召各地勤王之師!”

“恆賊境內天災不斷,災民千萬有餘,外有蒙古虎視眈眈,只要我軍防禦得當,恆賊絕無久戰之力!”

“陛下萬萬不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今恆賊三路並進,我軍無險可守,當及時轉戰撤退,拖長恆賊戰線,再遣精銳細作擾亂恆賊內部賑災秩序………”

一名名文臣武將各執一詞,守與撤,難分上下。

“戰吧!”

爭論許久,卻突有一道聲音響起,整個朝堂上的喧囂,亦是戛然而止。

只見往常向來一言不發的小天子,此刻卻是站了起來。

群臣注視之間,小天子神色也沒有絲毫波動:“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為大明天子,豈有未戰先退之理!”

“命各遞速派勤王之師支援,內閣當速決防禦之策……”

“還請諸愛卿切莫再爭,當齊心協力,共度此劫!”

說完,小天子也沒待群臣反應,轉身,便如往常下朝一般,直接留下了一個背影,讓群臣面面相覷。

若在往常,小天子出聲做決定,群臣定是少不了勸誡一二,以顯教育君王之名臣風範,但此刻,生死存亡關頭,竟無人出聲。

最終,群臣面面相覷之下,沉默了許久,在南明內閣幾位閣臣的帶領下,眾臣向天子一拜,才心思各異的離去。

南明朝堂爭論不休,而這座泉州城,卻已是做出了決定,一艘艘商船滿載拖家帶口之人,從泉州港而出,朝著廣東瓊州的方向而去,也有拖家帶口的人群,從城門而出,從陸路往廣東而去。

而大恆軍隊,卻依舊勢如破竹,雖說福建多山,且路難行,但大恆江河水師早已完備且成體系,大軍順河而攻,再加之江南水師佔據絕對上風。

而廣西,完完全全就是大恆最為擅長的陸地大軍團作戰,鐵騎縱橫,戰旗獵獵,可謂是長驅直入,兵鋒直指湘桂走廊!

如此之下,內鬥不休,戰力頹弱的偽明將士,又哪裡是大恆南征北戰的銳士之敵手。

少數的奮起,也終究是這洶湧浪潮之中的一朵浪花,不值一提,唯一的作用,或許就是在漫漫青史,留下了一曲悲歌,最終,也改變不了任何東西。

在南明朝堂還在爭鬥不休的這幾天,大恆數路大軍長驅直入,勢不可擋!

曾經屬於大明的天傾之局,亦是再一次的籠罩這個苟延殘喘的大明!

只不過,這一次的天傾之勢……

卻再無可隻手擎天之人!

……

------題外話------

章節名後不小心貼上上去了,作者沒有更改許可權,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