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初建立武院,藉此成立工科,他能盡全力支援大恆新學的發展,如財力,物力的支撐,乃至為此大費周章,扭轉大時代的環境,來讓新學有發展的空間。

這儼然是他能做到的極限了,真要他對新學發表什麼見解,去直接引導,他淺薄的科學知識,能做的,顯然極其有限。

說不得,還因他天子的權威,而讓工科走了歪路。

故而,從當初武院工科成立起,除了外在環境,以及財力物力乃至人力的支撐,他對武院工科,最大的干涉,也只是定下大概的目標,然後,就只能看工科新學的自身發展了。

至於真正的理論研究,他從未乾涉絲毫,哪怕是那已經卡在關卡的栓動步槍,這種堪稱鎮國神器的存在,他也未曾去催促過,任其自然演變發展。

至如今,已然有近十年時間,大恆新學,自然是在他創造的這種大環境下,一路蓬勃發展。

而如此之下,在這個傳統時代發展的新學,自然不可能如後世那般體系化的西化。

就如他眼前這這些教材一般,算數,自然,農學,商學。

總共四本教材,卻包涵了大恆的所有新學。

甚至,嚴格而言,如算數,農學,商學,都不能算是新學,只能說是自古以來,第一次由政府對這些民間小道,進行統合編輯,研究。

而如後世的化學,物理,天文,地理等等學科,都被包涵在了自然一科之中。

顯而易見,自然一科,才是大恆真正的新學所在。

即道法自然,旨在追尋世間萬物之至理!故而為自然!

這種符合時代的變化,天子自然不會去更改,在這個傳統時代,用這般籠統的概念,將新學包裹融入傳統文化,對新學的發展,自然是利大於弊!

對整個社會的環境,自然也是利大於弊。

新學雖好,但為此而讓禮樂崩壞,卻也不是天子想要看到的。

能這般自發的融入傳統文化之中,對天子而言,顯然是件出乎意料的事情。

殿中燭火閃爍,書冊一頁頁翻動,關於教育體系,商業經濟對天下的改變乃至衝擊,一個個念頭在腦海之中閃爍,天子之目光,亦是愈發幽深……

在以往的歷朝歷代,整個天下,就好比一臺已經成型的機器,每一個齒輪,每一個零件,都已經經歷了漫長時間的演變,趨於固定。

在這種成型的機器之下,改朝換代也好,不過是重組這個機器,然後讓這個近乎圓滿的機器運轉起來,直到機器腐爛,然後再重建一個,繼續運轉,最多,也不過是改變其中某個零件而已,

以往歷朝歷代,皆是如此。

而現如今,他幾乎將這個固有的機器,拆得七零八落,然後填充各種未曾有過的零件。

顯而易見,這將是一個全新的機器,也可以預料,這個機器,運轉起來,會有數不盡的問題。

方方面面,都有著無數的可能,也有著太多太多的利與弊……

如何發現這個問題,並且及時解決,將會是他這一生,都要持之以恆的事情。

天子思慮之時,幾名宦官亦是在王五的指揮下,小心翼翼的走進殿中,將殿中冰盆已經融化的水倒進桶中,隨即又添上一塊塊還冒著冷氣的冰塊,有快步退出了殿中。

王已五卻是未曾離開,而是快步走到天子身旁,恭敬出聲:“陛下,時辰不早了,您該用膳了。”

天子點了點頭,瞥了一眼殿中呈放的冰盆,隨即似是想到了什麼:“冰塊送到後宮去沒?”

王五立馬回道:“都已經送過去了。”

天子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袋,手中書冊亦是隨之放下,起身,便直接朝側殿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