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三年,七月十八。

改革的聲音,依舊是天下輿論的主體,而在京城,朝野的注意力,卻已然放在了這一場開國以來的第一次殿試之上。

卯時,四百零八名貢生在禮部侍郎的帶領下,穿過千步廊,齊聚承天門外。

大恆龍旗招展,御前營將士披甲執銳,將整個承天門廣場戒嚴,一名名貢生在御前營將士的搜查之後,立於一旁等候。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此次殿試的,卻也不完全都是昭武三年這次會試的貢生,按照前朝慣例,以往的貢生,若有因丁憂,疾病,而無法參加當年殿試的,可轉為此次殿試。

而這一次殿試推遲,原因亦是在此。

有朝臣諫言如此,天子特旨開恩,故而殿試推遲,給前朝貢生準備時間。

當搜查結束之後,一眾貢生,亦是在禮部侍郎的引領之下,穿過承天門,再穿過午門,最終,至承天殿前廣場的丹陛前。

而在承天殿外,而以閣臣為首的讀卷官和受卷官以及數十名執事則立於丹陛上,接受了眾考生的參拜後,便靜候著天子的駕臨。

而此時,天子則還在乾清宮中,眾宮女服侍之下,穿著著天子袞袍。

恆承明制,按明洪武年制,天子袞服,玄衣黃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織於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繡於裳。

明尚火德,恆尚水德,故而,除袞服整體顏色由明黃轉為黑外,寓意天子至尊的十二章圖案,也依舊按慣例刺繡。

袞服華重肅穆,非祭祀,正旦等重大節日不著,而如今之天子,哪怕是尋常龍袍,亦是多有不喜,嫌其束縛過多,平日裡亦是多著便服。

如今大恆第一次殿試,天子為表重視之意,亦是自登基之後,第一次再著這堪稱繁瑣至極的天子十二章袞服。

幾名侍女忙前忙後,忙了近一刻鐘,這一身袞服,才堪堪穿起。

“陛下,時辰差不多了。”

王五快步上前,低聲彙報道。

“行。”

天子點了點頭,感受著這身袞袍對身體的束縛,也不禁皺了皺眉,瞥了一眼鏡子之中的挺拔身軀,天子才緩緩轉身,當行至殿外時,天子卻是突然停下腳步。

王五驚疑,順著天子所看方向望去,卻只見廣場上,幾個髒兮兮的小孩正拿著小木刀,吆喝著跑來跑去,數十名宦官宮女,就跟個尾巴一樣,小心翼翼的跟著,卻又不敢太上前。

見到此景,王五立馬收回目光,仿若沒有看見一般,毫無疑問,敢在皇宮中這般肆意的,也就只有那幾個小皇子了。

他可是知道的,天子多次強調之下,幾位娘娘也不敢違逆,皆是放開了對小皇子的管制。

這不,放開了,就成了這般模樣……

他是不敢多說的,整個宮中,也沒誰敢多說半句。

看著那幾個人嫌狗棄模樣的小皇子小公主,天子面頰都忍不住抽搐了幾下。

好一會,天子才收回目光,隨口問道:“幾位皇子多大了?”

“回稟陛下,璟皇子殿下已經兩歲零一個月了,寰皇子殿下,也已經一歲零八個月了,瑜皇子殿下,已經……”

天子點了點頭,瞥了一眼那如混世魔王的幾個小皇子公主,目光閃爍之間,亦是踏上了御攆,隨即,在一聲高呼之下,御駕啟程,朝承天殿而去。

“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子駕臨,大臣貢生入殿,參拜高呼。

“諸卿免禮!”

天子之聲,雖似平淡,但傳入眾臣與眾貢生耳中,卻恍若洪鐘,眾人起身,再拜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