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摺制度,某種意義上,就是是錦衣衛這種特務政治的一個延伸變種。

畢竟,錦衣衛,存在,且是光明正大的存在。

任何一個機構,只要存在,那就必然不可避免的會有屬於這個機構自身的利益關係。

尤其是,這個機構,還是查天下人的。

天下不用想都知道,錦衣衛堪用,也只是在未曾涉及他們利益的前提下,堪用,一旦涉及他們的利益,堪用一詞,恐怕就不太可行了。

就如這次查案一般,錦衣衛必然在其中上下其手,貪婪的吞掉了相當一部分利益……

每個機構,都有每個機構的生存模式,錦衣衛,亦是有錦衣衛的生存模式。

縱使他要求再嚴苛,錦衣衛,也必然會慢慢融入這個體制制度之中,融入了體制制度,那就必然會被規則所束縛,失去最終設計錦衣衛的初衷。

哪怕是現如今,對這錦衣衛,天子就儼然已有這般感覺。

而密摺制度,顯然,若僅僅是監察天下之職能,密摺制度,已然可以完美的替代錦衣衛。

其一,密摺沒有品級,也就是任何人都可能是密探,誰也不知道誰會是密探,如此亦是足以讓官員之間極難互相信任,從而,亦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黨爭!

其二,密探和皇帝是單線聯絡,沒有透過那一層層的篩選,自然,也沒有誰能隱瞞什麼!

如此,密摺制度足以讓官場對皇帝從此透明!

任何的彎彎道道,暗通曲款,都將無法瞞過天子的關注!

好處看似挺多,但壞處,自然也是不少。

遠的不說,就說朝堂,這密摺制度,恐怕足以讓本就視名如命的一群士大夫,更加對他這個天子離心離德,沸反盈天恐怕都是正常。

“遼東……”

天子喃喃,目光依舊定格在輿圖上的遼東之地上,心中儼然已有了決斷。

他要徹底瞭解改革貫徹的情況,還有改革帶來的利與弊,要麼微服私訪至遼東,細細查探,要麼,就只能靠密摺了。

一層層遞上來的奏本,看個大概還行,想要看具體,看利弊,難!

哪怕遼東都是他倚仗的武勳,也沒有任何用。

思緒流轉之間,天子抬起筆鋒,沉吟片刻,筆鋒揮舞,直到最後,筆鋒放下,天子大印蓋上。

這一封聖旨,亦是經御前營,至遼東各地而去。

誰也不知道,天子的意志,再一次悄無聲息的發生了變化。

只不過,現如今,也沒人能夠注意到這般旁枝末節。

明眼人都看得出,賦稅一案結果早已查明,可賦稅一案,卻沒有絲毫停止結案的意思,反倒是大肆牽連。

而對孔府的徹查,也已然開始,兩場風暴,只要稍有見識者,都不難看出,天子還是在為那一場改革而做準備。

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座動盪的京城,話題的重心,也已然不是什麼賦稅一案,不是什麼孔府儒家,而是大恆開國以來的第一次開科取士!

嚴格而言,這一次開科取士,亦是自前明崇禎駕崩後,時隔多年後,第一次的開科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