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輔大人讓人叫來幾名外面商行的賬房後,詢問一番,然後……最後次輔大人也只是讓下面的人去市面上買了幾本基礎算數,讓戶部的官吏通讀……”

乾清宮中,一名御前營將領恭恭敬敬的將劉起元的一言一行,皆是彙報而出。

“行了,朕知道了。”

天子放下手中奏本,眉頭緊皺,沉吟片刻,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時代的侷限,就是如此!

儒家的傳統思想,以講究的是修身治國平天下。

讀書人,目標皆是當官,哪怕不當官,也是為了開宗立派,成為一代大儒。

算數這種未來時代的堂皇大道,在這個時代,不過是被讀書人不屑一顧的小道!

這是源於思想上的根深蒂固。

就算是他,也不可能一下子去扭轉,需要極其漫長的時間,去潛移默化的貫徹入人心。

不過,自古至今,統治者想要弘揚什麼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創造需求。

如整個天下,對算數,沒有需求存在,那不管他怎麼弘揚,最終也逃不過落寞的下場。

只有創造出需求,如他佈局的錢莊商行,乃至於未來皇權下鄉後統籌天下民生經濟,那龐大的算數需求,自然而然,就必然會滋生對算數的需求。

就如從一開始,他就投入海疆錢財人力物力維持的一個個軍械廠,慢慢演變的火器,滋生出對算數的龐大需求,而在戰爭的需求之下,最終也會讓武勳軍隊對算數愈發重視。

而數學,為根基所在!

而他現如今要做的,就是維持呵護住算數的幼苗,儘可能的擴大,乃至發掘需要算數的事情,從而慢慢的讓算數為統治階層所看重,最終,登堂入室。

如劉起元這種傳統官員,哪怕再傳統,在時代慢慢的發展之下,也只能慢慢的接受這種思想觀念的改變。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得將孔家搞定,不然的話,這一家所謂的聖賢一脈,若被有心人慫恿,出來攪局的話。

以孔家的根深蒂固,貫徹人心,那他費盡心機,最終搞不好也會毀於一旦!

當然,哪怕沒有這個原因,他也不允許思想意識形態的解釋權,主導權,掌握在一個延續了數朝數代,堪稱頑固的所謂聖賢一脈手中。

“傳朕旨意,讓武院司正徐光啟入宮覲見。”

思慮片刻,天子緩緩道出了這一句話。

一旁侍候的王五連忙小跑上前,朝天子一拜,拿起天子旨意後,又是一拜,躬身退去。

天子沉吟片刻,目光流轉,最終定格在桌面上的一封已然擬好,只差蓋上天子大印的調令。

調武院司正徐光啟為工部侍郎。

注視片刻,天子眉頭儼然愈發緊鎖,毫不誇張的說,徐光啟此人,完美符合他對新時代文人的所有期待與嚮往。

其一,重視數學,乃至身體力行,翻譯幾何原本,編寫“勾股義”,“測量異同”等數學著作。

其二,知道數學的巨大作用,如他登基之初,他便上奏要修正明朝留下的授時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