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打不過撤了,遼鎮沒了,後金亡了……

這天下,儼然已經不存在任何懸念了!

大恆必亡的言論,在這一場場大捷輝煌之下,亦是無比的滑稽且可笑!

相比之下,這一次大捷,南北兩地,卻是完全不同的反應。

在從前,大恆國運飄搖,覆滅之勢已顯,南北人心自是一片動盪,正如當初壽王出逃,可謂是天下人心鼓舞。

但隨著戰局的變化,大恆飄搖的國運愈發穩固,原本還搖擺不定的北方人心,立馬就安定了下來,放眼望去,亦是一片歌功頌德!

至於江南,自然是截然相反的局面了,北方人心搖擺不定,但至少,還是在大恆的統治之中,是大恆的自己人。

但江南,可不一樣。

是南明,他們這些舉著明之大旗的吶喊的人,是大恆眼中的叛賊!是大恆的敵人。

而如今,遼東那慘絕人寰的屠戮,顯然已經清晰證明,這位能堂而皇之下達誅族滅種這種旨意的天子,顯然不會在意什麼虛名,更不會對殺人有什麼顧忌……

在北疆接連的大捷影響之下,江南,亦或者說,南明的聲勢,儼然是日益下降,曾經大恆的人心動盪,國運飄搖,在這新立的南明,亦是隨之上演!

短短數月,總督江南軍政的嚴順案前,儼然多了厚厚一摞的密信,而密信的來源,皆是往日那些跳得盡歡計程車紳豪商。

而這,還只是江南局勢的一部分。

數月之前,在登萊水師抵達寧波港與江南水師匯合後,一場謀劃已久的水戰,便在江浙沿海打響!

大恆水師,對戰南明水師!

雙方都是極盡所能,對遊離雙方政權之外的海商海寇行盡拉攏許諾之事,浩浩蕩蕩數百艘戰船,在這海域之上,殺得個天昏地暗!

戰事綿延數月,最終,還是以南明水師敗退告終,只不過,無論是江南水師,亦或者登萊水師,亦皆是損傷慘重!

但不管如何,這一戰,亦是讓大恆在沿海之上,佔據了戰略的主動權,同時,亦是藉此次大規模海戰,或肅清,或吞併拉攏了沿海的海商海寇,消除了近海隱患。

如此,自然為近在眼前的開海通商,開啟了局面與基礎。

大江南北,對大恆而言,似乎都是好訊息不斷,但對南明而言,每一個訊息,無疑都是壞訊息,每一個,都讓南明,愈發的舉步維艱。

當然,如今除了南明,還有一方勢力,同樣也是舉步維艱,甚至,遠比南明,要絕望得多!

自宣府殲滅後金主力,大軍休整,隨即進軍遼東後,數萬大軍,便在周遇吉的統領之下,飛速朝朝鮮直奔而去。

縱使有著反恆復明的大旗,拉攏著心向大明的朝鮮士紳,縱使也有著不少千里迢迢趕來效命的仁人志士,但在主力盡喪于山海關的情況之下,面對強敵兵鋒,又如何能擋!

後金八旗這般精銳的主力大軍,都敗得毫無疑問,一群士氣盡喪的殘兵,以及一群拿著武器的農夫,對陣連戰連捷,士氣正隆的大恆將士,結果,顯而易見。

況且,進軍朝鮮的大恆統帥,還是急於用此戰洗刷恥辱的三邊總督周遇吉。

自大軍兵臨朝鮮,短短半個多月時間,連下朝鮮多座重城,遼鎮最後的抵抗,在這勢如破竹的兵鋒之下,顯得極為的無力!

瀋陽城破不過半個多月時間,大恆兵鋒,便勢如破竹般抵達朝鮮的都城,如今遼鎮統治朝鮮的中樞,王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