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月二十八日(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恆昭武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大明靖武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大明天子,靖武帝駕臨泉州,訊息傳出,一時之間,本因北疆戰局變化,而蒙上陰影的反恒大勢,在這個訊息之下,亦是如迴光返照一般,驟然升騰。
無數仁人志士為之歡騰,似乎大明天子的到來,反恆的局勢,就將一片光明一般。
歡騰盡顯之間,在海上漂泊了數月的靖武帝與京城百官,在經歷御駕抵達迎接之禮的歡喜之後,卻在一個個訊息之下,歡騰盡散!
在泉州府衙,靖武帝與百官齊聚,本是商議擬定封賞之事,重塑大明朝綱,要將江南大地的義軍納入朝廷威嚴統治之下,可隨著江南官員道出這段時間北疆局勢的變幻,堂中氣氛,亦是瞬間壓抑到了極點。
在海上與世隔絕這麼久,按照朝臣之預想,縱使遼鎮山海關大敗,但蒙古後金主力尚佔據絕對優勢,縱使難以擊敗李賊,想來讓李賊傷筋動骨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可……海上與世隔絕數月,再入世,似乎,一切都變了!
蒙古撤了,後金被合圍了,眼看著就要完了!
那如此演變下去,縱使他們重塑朝綱,要不了多久,大恆鐵騎便會南下,到那時候,何人能擋?
南宋尚且堅持了數代君主,而他們的南明……
此刻,外界的人心鼓舞,與這朝堂的壓抑,儼然已經形成鮮明的對比。
“李賊篡國而立,京城國庫空虛,如今江南大半重歸王化,漕運又已斷絕,以李賊之錢糧,定難以維持。”
“此戰之結果如何,亦是未知之事。”
沉寂片刻,最終,還是施邦耀站了出來,打破了這份寂靜。
“況且,北方如何,短時間內,也難影響江南,當務之急,是重塑朝綱,確立法統,昭告天下,以安民心,軍心!”
此言一出,群臣頓時明瞭,能立於此地者,自然大都是對大明忠心耿耿者,不然的話,不管是南京,還是北京,如今,都在大恆掌控之中,大恆也未苛刻他們這些前明舊臣,他們又何必冒著身死族滅的風險,捲入這風波之中。
施邦耀這話為何意,他們自然都是門清。
如今之江南,雖看上去王師遍地,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所謂王師遍地,何嘗又不是群雄並起。
若不速速收攏權勢,重振朝綱威嚴,這大明朝綱,恐怕也只會徒有虛名,成為野心者手中的玩物。
群臣諫言商議,這個殘明朝廷,在這個危難時刻,亦是第一次展現出了絕無僅有的效率。
封賞榮養,收攏兵權,編練京軍,一個個決策,亦是極為迅速的得出。
這個時候,年幼的靖武帝,顯然依舊沒有什麼話語權,和曾經在京城時一樣,諫言,允許,下旨……
或許唯一不同的便是,在現在,曾經垂簾聽政的周太后,已然居於後院,被依舊心有餘悸的群臣所限,再也難以干政絲毫。
年幼的靖武帝高坐龍椅,重新穿上龍袍,可命運,似乎依舊不在他自己的掌控之中。
這似乎是浴火重生的大明,未來,似乎也還是一片未知……
……
“海疆之患不根除,江南之亂,絕難根除!”
海域之上,戰船遊曳,李定國立於戰船甲板,眺望著泉州港內戰船林立之景,如此念頭,亦是再一次於腦海之中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