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四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然,平心而論,這些,在李修看來,還只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莫過於吏治二字!
財稅改革!
僅僅這四個字,就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這,其中會有著多麼恐怖的阻力。
而任何一項改革,一旦開始,就必須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
一道退縮絲毫,那就必定是人亡政消的結果。
而現如今的大明,卻根本不具備絲毫改革的土壤!
縱使他李修能鎮壓天下,可一項政策,若是沒有上下一心的官僚集團執行下去,再好的政策,再好的制度,也沒有絲毫作用。
腐敗糜爛的官僚系統,足以輕易將任何一個利國利民的制度,變成禍國殃民之政!
人的存在,就註定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制度。
歷史上每一次的改革成功,只能說是上層有決心,也有能力將人心壓制到一定程度!
但隨著時間推移,若不與時俱進,制度,也將隨著時間敗壞,曾經的輝煌,也將成為未來的累贅。
而與時俱進改革……
歷史上,縱觀上下數千年曆史,沒有任何一朝一代能夠做到。
一朝數百年,能夠出一個敢為天下先的存在,那就是天下之幸了!
以現如今的態勢,開啟改革,無疑是難於登天!且事倍功半!
可望著眼前的天子,李修也只能嘆一聲造化弄人。
“陛下,事關重大,還需周密準備一番,不過在這之前,還有一事需做,也可為國庫再添幾分底蘊。”
聞此言,朱由檢眉宇間亦是閃過一抹黯然,但還是強打起精神道:“李哥你說。”
“宣府總兵周遇吉稟報,山西晉商通敵賣國,倒賣禁運物資,並且與後金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絡,錦衣衛這邊也查出一點端倪了,現在不少活動在大明的細作背後,都隱隱有晉商的痕跡……”
說完,李修隨即從懷中掏出兩份卷宗,遞到了朱由檢面前。
八大皇商,青史有名,李修又豈會不有所關注。
晉商崛起於開中法,而後又藉助山西地理優勢,借互市與蒙古交易而發家!
這種邊境貿易,自然少不了非法的勾當!
畢竟,大明在軍事衰弱後,邊境互市,便是遏制草原部族還有後金的重要手段。
朝廷禁止,草原便會短缺,任何東西,一旦稀缺,便意味著價格暴漲,意味著暴利!
本就是從事這種生意的晉商,又豈會扛得住利益的誘惑。
商人逐利,通敵賣國,亦是必然!
當初趁大勝特意將處在山西的宣府鎮捏在手中,隨後又派周遇吉擔任宣府總兵,就是為了這一步提前打下基礎。
而按李修所謀劃,顯然是早就準備對晉商下手,既解決了禍患,又能搜刮一筆意外之財。
而如今,面對朱由檢的急迫,李修乾脆就順勢將此事提溜出,暫且應付一下。
“哼,商賈逐利,皆是無君無父之輩!”
翻閱完卷宗,朱由檢殺氣騰騰,面容亦是因怒火而稍顯潮紅,但身體顯然不允許朱由檢和往常一般怒火沖天,在強壓下怒火後,朱由檢這才沉聲道:“李哥你準備怎麼做!”
“山西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晉商也供應了朝廷邊鎮大部分後勤保障,這麼多年發展,晉商早已是富可敵國……”
李修侃侃而談,但言語之間,卻始終只透露著一個意思,那就是養肥了,可以開宰了!
晉商雖富可敵國,在山西亦是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曾經,亦是在朝堂上都有不小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