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兵暫且不支援大同的話,那大同,至少需要堅守二十天以上。”

天子大帳之中,李修聽完參謀部軍機參謀的彙報,目光在沙盤上流轉一圈,隨即問道:“大同能夠支撐得住嘛?”

“大同城中駐守有大同前衛,大同左衛,大同右衛,以及大同總兵府直屬炮兵營一個,記錄在冊兵力有九千八百五十六人,上月總參謀部的臨戰突擊檢查結果顯示,大同實際兵力與軍籍黃冊記載沒有差誤。”

“檢查實戰演練的評級也達到了乙等上,在糧草軍械充足的情況下,只要主將不犯戰略性錯誤,支撐一個月時間,出問題的可能小於十一!”

聽完一旁軍機參謀的彙報,李修隨即接過軍機參謀遞來的關於大同的檢查評級結果,詳細翻閱一遍,才緩緩放下,沉吟一會,才道:“大同總兵齊峰腦子還算靈光,帶兵打仗還是有一套的,出問題的可能性不大,此令,就這樣決定。”

“遵旨!”

這軍機參謀立馬領命而去。

而李修,目光則依舊匯聚在這邊疆軍事地形沙盤之上。

“陝西三邊可調動多少兵力?”

最終,李修目光挪轉,定格於陝西三邊,再問。

“回稟陛下,陝西三邊軍籍黃冊記載之兵將總額為十四萬五千八百六十九人,除去按照預定方案戍守各重地之兵,最多可抽調五萬人,再多的話,就會破壞陝西之穩定,造成防務之空虛。”

“按照五號預案,若敵進攻大同,陛下您親率主力坐鎮後,陝西三邊將遣鐵騎北入草原,犁庭掃穴,威脅敵後方,破壞林丹汗與代善在漠南蒙古的統治根基。”

“如此,便可繼續保持陝西衛所軍屯的穩定,且精銳鐵騎入草原進攻敵後方,也無需太多糧響補給,取之於敵,用之於敵。”

“必要之時,還可繞後配合主力與敵作戰,”

“傳令到陝西三邊,朕率主力抵達大同之日,便是陝西三邊北踏草原犁庭掃穴之時,告訴周遇吉,北出草原,凡兵鋒所及之處,皆為敵寇!”

“遵旨!”

又一名軍機參謀領命而去。

李修依舊佇立於這沙盤之前,聽著軍機參謀彙報的同時,亦是下達著一道道旨意軍令,調動著整個北疆的軍事力量為這一戰而動。

直到所有一切,皆部署完畢,李修之目光,卻依舊定格在這囊括邊疆的軍情沙盤。

事實上,就論除了山海登萊以外的八大邊鎮之軍備兵力,無疑是遠勝蒙古後金聯軍的,八座邊鎮,加京軍禁軍,全力動員的話,湊個六七十萬大軍亦是輕而易舉。

但顯然,不可能將所有兵力集中起來。

各處重地皆需要兵力戍守,內部局勢也需要駐軍穩定。

而且,戰爭,打得就是財力!

如今之大恆,卻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如此大規模軍力的調動,甚至,就大恆國庫內帑而言,根本沒有能力開啟這場戰爭。

這場戰爭的糧餉物資,皆是他李修未雨綢繆之下,早早的便從錢莊商團之中抽調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