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初升,金色的光輝緩緩灑落大地,京城德勝門外,一支規模龐大的隊伍,卻是緩緩而來。

大隊鐵騎護送,戰旗招展之中,一輛輛馬車綿延蔓延,還清晰可見大隊錦衣衛緹騎於隊伍之中護衛。

僅僅從車隊中一輛輛馬車的精美華貴程度,似乎就可清楚看出這馬車內所乘坐之人的尊貴身份。

沿途百姓圍觀,亦是紛紛猜測不止,有知道內幕的,也大都是噤聲不敢多言。

“怎麼樣?都還老實吧?”

李若鏈策馬前來,第一句便如此問道。

“大人放心,都老實得很!”

“那就好。”

李若鏈點點頭,亦是如釋重負,東廠之事未了結,又出壽王府岔子,這件事,要再出了問題,那他可就真的前途堪憂了。

“大人,這麼多宗室,都弄到京城來,是要做什麼啊?”

有錦衣衛忍不住問道。

“不該問的別問,小心掉腦袋!”

李若鏈沉聲一句,隨即,注視著這綿延十數里的車隊,亦是搖了搖頭。

三十三位藩王,十數萬宗室,這問題,縱使改朝換代了,也是個大難題。

“先在城外紮營,等待聖上旨意。”

思慮片刻,李若鏈便安排起來。

正如李若鏈所想的一般,這大明宗室,著實是一個大難題。

在此刻,文淵閣中,圍繞這個難題,內閣首輔來宗道,次輔劉起元,以及錢謙益幾位閣臣皆是為之爭論。

爭論的具體原因,自然是這些大明藩王宗室該如何安置。

“前明親王三十三人,郡王五百零八人,鎮國將軍近千人,其餘在冊記載宗室十五萬之眾!”

“如此龐大的基數,前明舉天下之力,都養不起這麼龐大的宗室,只能任由其中大部分在各地橫行肆掠,禍亂天下,百姓官員敢怒不敢言!”

“如此天大的包袱,正是大刀闊斧砍掉的大好之機,又豈能再自縛雙腳!”

“再者,自古至今,哪有新朝贍養舊朝宗室之理!”

劉起元毫不客氣對著錢謙益等一干閣臣呵斥出聲:

“你們到底居心為何?”

錢謙益毫不畏懼針鋒相對:“劉大人此言差矣,又非贍養所有宗室,只需贍養其中部分宗室,如此,既可安天下民心,又可顯示陛下前朝宗室榮養之心,寬容之心!”

“況且,劉大人你都說了,有十數萬在冊宗室,牽連人數達數百萬,一刀砍掉,這才是天大的禍事!”

“我倒想問問,劉大人你居心為何!”

“我居心為何?”

劉起元都快被氣笑了:

“那本官倒想問問你錢大人,你覺得奉養多少前朝宗室為好?榮養的錢財從何而來?”

“不患寡而患不均,奉養了部分,剩下的前朝宗室之心,如何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