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字落下,王承恩,已是淚流滿面,他緩緩轉身,顫抖著將這封禪位詔書,遞到了李修面前:“秦公,領旨吧!”

李修轉身,看向小天子,深深一鞠躬,那一封禪位詔書,亦是握在了手中。

佇立片刻,在群臣注視之下,李修才緩緩轉身,而此時,滿朝文武,亦是接連跪倒,再一次高呼。

“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只不過這一次,高呼之物件,儼然已經不是大明天子,而是接受大明天子禪位的李修!

在這高呼之間,法理大義上,已然退位的小天子,在顫顫巍巍的王承恩攙扶下,落寞的從側門而去。

在這個時候,卻也未曾引起一絲一毫的關注。

“諸卿免禮!”

李修端坐龍椅,俯瞰群臣,緩緩吐出四字。

文武百官起身,恭恭敬敬的佇立朝堂,一眾武勳,志得意滿與興奮激盪,亦是溢於言表。

文臣一側,則是神色各異,有欣喜者,亦有悲嗆者,更多的,則是面無神色,看不出絲毫情緒波動者。

“朕初即位,朝堂諸事,按以往慣例而行,登基大典,由內閣擇吉日操辦。”

“臣領旨!”

來宗道與劉起元以及錢謙益一干閣臣,亦是立馬站出,躬身領旨。

此刻,李修目光卻是定格在內閣閣臣,禮部尚書錢謙益身上,此人參未參與太后之事,李修並不在意,李修所在意的,是其幾乎為江南士紳魁首的身份。

江南混亂不休,但,自太后將錢謙益及一干江南文臣,調入中樞,江南之亂,便幾乎平息大半,其原因為何,無疑是顯而易見。

“朕早聞錢大人之財學,登基詔書,就勞煩錢大人親擬了!”

片刻之後,李修才再次出聲。

此言一出,錢謙益臉色煞白,抬頭看了一眼龍椅上神色漠然的李修,他毫不懷疑,只要他敢推脫,後果絕對是身首異處。

見到錢謙益的猶豫,李修眉頭一皺,聲音儼然低沉了不少。

“怎麼,錢大人是不願意嘛?”

“臣……臣遵旨!”

錢謙益噗通一下跪倒在地,顫顫巍巍的高呼。

“甚好!”

點了點頭,李修這一次,則是將目光,放在了朝堂上的一眾武勳身上。

望著這難抑興奮激盪的武勳,李修目光微閃爍,隨即道:“傳朕旨意,命各地衛所營兵,進入全面備戰狀態,若有擾亂天下者,盡誅之!”

“末將領命!”

眾將應諾高呼。

李修嘴角微揚,點了點頭,環視群臣:“如今國事艱難,望爾等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此等特殊之際,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想必無需朕多言!”

言至於此,李修驀然起身:“今日之朝議,就暫且至此,諸卿各回各部,安撫臣民,履行職司!”

“散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