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草原劇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城,金臺坊大營。
曾經作為勇衛營整編重建的大營軍寨,如今,已是擴建成了所有駐守皇宮的禁軍駐地。
而統領整所有親軍的親軍都指揮使司,自然也就坐落在了這皇城腳下的京臺坊大營之中。
事實上,自崇禎駕崩,短短兩年多時間,這支天子親軍,無論是建制規模,還是職權,也都是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開始,整支親軍,除勇衛營及錦衣衛外,其餘諸衛,大都是和從前的京軍一樣,已經腐朽得不成樣子。
職權,亦是在京軍的侵佔之下,只剩下戍守皇宮,皇陵,黃裝這些職責。
而這些,最為重要戍守皇宮,幾乎全由勇衛營把持,其餘諸衛,幾乎成了養老之地。
這種情況,直到靖武元年的軍改開始,才得到了改觀。
嚴格而言,自軍改正式開始,第一批清查整改,就是這親軍諸衛。
而勇衛營,也在這次改革中再受重創,原本才恢復底蘊沒多久的勇衛營,再一次的被李修拆解大半,分流到各支親軍之中,整編統合,這無疑也才讓親軍諸衛,真正意義上具備了可觀的戰鬥力。
而職權,歷來天子親軍,職權皆是包括戍守皇宮,戍守京城各個城門,曾經戍守京城各地的職責,被京軍侵佔,如今,隨著親軍改制,李修自然也就將這個職權給親軍還了回來。
顯然,若是細看,親軍,才是這座京城唯一的軍備力量,而京軍,大都是駐紮在了京城之外的北郊大營之中。
從這一點就可看出,盧象升所擔任的這個親軍都指揮使,是有多麼引人注目。
也完全能夠清楚,為何文臣太后們,費盡心思,也要將盧象升提到這個位置之上。
和曾經的親軍親軍都指揮使嚴順一樣,盧象升自上任以來,便也是一心埋頭軍務,拒絕各方宴請,唯一做的,便是定期前去秦公府彙報軍務。
甚至,身為親軍都指揮使,連皇宮都只進去過一次,那還是因上任而拜見太后天子。
但顯然,不管盧象升如何低調,這個特殊時期,這個特殊的局勢之下,他這個親軍都指揮使,註定是風口浪尖中的風口浪尖。
校場之上,巡視完一圈後的盧象升,最終亦是於校場之上駐足,看著那一支支操練的親軍,盧象升心中亦滿是難以言喻的複雜滋味。
他太高看自己了。
以往,他覺得,自己會成為一個劊子手,一個雙方爭奪的劊子手。
在忠君與情義之中,糾結煎熬。
後雖然想通了,但於心不安,亦是必然。
現在上任了,確認了這親軍的情況,他才發現,他太高看自己了。
若說在京軍,他還有舊部存在,有一些影響力,但在這以勇衛老營為骨幹組建的親軍之中,他盧象升,還真沒一絲一毫的影響力。
勇衛老營兵將,皆是隨秦公而起,每一個兵將,都與當朝眾多勳貴,與秦公,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他雖也是武勳,但明顯,因他當初對武勳謀劃的糾結,其他武勳,乃至如今的親軍兵將,明顯,對他亦是頗有戒備之心。
名義上他為親軍都指揮使,但事實上,他的職權威嚴,只是單純因為他是秦公任命的親軍都指揮使。
脫開這最基本的一點,他盧象升,就是了然一身,什麼都做不了。
他的存在,自然也影響左右不了任何局勢。
唯一的作用,或許就是讓天家安心一些。
縱使未來局勢不可挽回,他盧象升能做的,也就只是當個看客,看著風雲變幻,局勢輪不到糾結,也輪不到他來左右!
這種驟然的落差,帶來的心裡反差,無疑讓人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