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就是以孫傳庭李邦華為代表的皇權集團文臣,說服了太后,掌握了主導權。

但顯然,這不太可能,畢竟,就他所知,那太后的偏執,已然近乎一種精神疾病。

這種偏執,顯然不是光憑藉言語勸誡就可化解的。

除去這個可能,那就只剩下最後一個了。

如今的和諧平靜,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他們,被兵變給嚇住了,但這種可能,讓文臣忌憚,還說得過去,但對太后而言,恐怕又是一次劇烈的刺激!

噠……噠……噠……

食指輕輕敲擊桌面,李修亦是思考起了這個已然困擾他許多天的問題。

這暴風雨,從何處襲來?以何種方式襲來?

自確認情義已經完全無法挽回,他那虛無縹緲的幻想,徹底破碎,認清現實之後,他坐視麾下諸將算計,自己更是一退再退。

這些,無疑皆是來源於他不可動搖的底氣。

他自信,縱使他們再怎麼鬧騰,也絕對逃不了他的手掌心。

但正是因為自信,他才實在難以想通,這暴風雨,會從哪裡襲來,會以何種方式襲來,以及,他們想達到何等的訴求?

是簡單的想要擴充權勢?

似乎,並不像,兵變之後,他便將江南政事之權,盡交還於內閣,補全了內閣對政事決策的最後一塊拼圖。

退讓到如此地步,他們,還想有大動作的話,似乎,就只有軍權了。

但,涉及軍權,不透過他這一關的話,任他們使盡千般計策謀劃,亦是無用。

難道……鋌而走險?

李修眉頭一皺,但隨即,卻又下意識否決了這個猜測。

鋌而走險能幹什麼,無非就是針對他李修。

刺殺?明殺?

但無論他怎麼殺,且不說能不能在京城將他李修幹掉,就算將他幹掉了,大明朝,也必亡無疑。

他死,訊息傳出,京軍立馬就會造反,更別說各地軍政一體,手握重兵的那些總督督師了。

到那時候,不管他麾下的那些將領是如何所想,但為了穩定軍心,乃至贏得軍心。

第一件要做的事,只能是揮師京城,以復仇之名,滅了這大明朝。

若是誰萌生了野心的話,揮師京城的動作只會更快!

那樣的局勢,他們擋得住,挽回得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