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南京。

軍改巡查御史府中,依舊一片忙碌,縱使如今軍改重心偏移,但涉及整個江南的軍改,卻依舊轟轟烈烈的進行著。

這座坐落於南京的軍改巡查御史府,在如今的江南,儼然已經成了整個江南風暴席捲的重心所在,亦是各方勢力角逐之地。

當然,在江南,還有一處地方,亦是不可忽視,那就是本該極不起眼的南京戶部!

南京戶部左侍郎,這個官位,在以往的江南,雖然也位高權重,但顯然,達不到可以左右江南整體局勢的程度。

而現如今,這位空降的南京戶部左侍郎,儼然成為了整個江南,誰都忽視不了的存在。

戶部之法理權勢,再加之一個如今已然滲透進入江南的北方官商集團,已然讓上任戶部左侍郎並不算太久的洪承疇,在這江南,儼然已是誰都不可忽視的存在。

那戶部尚書衙門,亦是從最開始的門可羅雀,到現如今,熙熙攘攘!

儘管誰都知道,如今南京戶部權勢的根基,並不在南京戶部,但,性命攸關之下,何人又敢忽視。

對居心叵測之人而言,需要忌憚這南京戶部權勢資源統合之下,對他們的壓制與圍剿,對忠心體國之人,則需要南京戶部在如今這混亂局勢之下,給予他們支援,畢竟,僅僅囤貨居奇一項,就足以難倒百分之九十九的地方府縣官員。

而如今之江南,無疑是群魔亂舞。

沿海地帶的海上豪商,沿江地帶的官商勾結,那沸反盈天計程車林輿論,還有那不知道多少仕途失意的東林黨人……

一切的一切,若放在以前,這為大明財稅之地的江南,恐怕早已脫離了大明的控制,就如元末那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一般!

誰都看得出來,如今之江南,之所以糜爛如此,還未失控,只是因為簡簡單單兩個因素,

一軍,一財!

海疆登萊水師橫列,剿殺著任何膽敢趁亂打劫的海寇,儘管區區一營水師,難以防備整個海疆,但,某種程度上,亦是對那些靠海為生的海商,帶來極大震懾!

畢竟,海寇再強,海商再富,能強得過坐擁大小戰船近兩百艘的水師?

顯然是不能,故而,一眾海商,亦是慫得最快的,在登萊水師抵達江南後,血洗海疆幾個大名鼎鼎的海寇老巢之後,江南各地的海商,亦是瞬間焉了下來,至少在表面上,沒有如江南其他地方那些士紳豪商那般叫囂蹦噠個不停。

軍之一字,顯然不止一支水師,除去坐鎮南京的數萬京軍禁軍以外,還有數十個軍改完成的衛所,遍佈大明各地,如一張大網一般,覆蓋震懾了整個江南。

而財之一字,自然就是戶部權勢與北地官商集團的合體,與江南本土財力交鋒的同時,亦是供應維持著軍力大網的存在。

如此,軍與財兩兩結合,這才有了江南局勢亂而不潰的景象。

顯然,若局勢繼續維持下去,亂而不潰的這個平衡,也會一直延續下去,直至打破這個平衡的因素出現。

然後,亂而崩潰,或亂象平定。

只不過,就眼下的局勢而言,顯然,打破這個平衡的因素,還遠未出現,局勢,依舊平衡焦灼。

但近來,這個平衡,似乎已經出現了些許傾斜。

浙江金華,臨安數地,有豪商舉義,不過短短几天,便席捲數地,更是一舉攻下金華府城,一時之間,江南動盪,本來被已然接**息的兵亂,儼然又有種死灰復燃的跡象。

一地民亂,若在以往,顯然是不值一提,甚至,呈上京城朝堂,都不會有朝臣為此商議。

畢竟,民亂,太多太多了,聲勢浩大的,也太多太多,天下皆反,內憂外患的局勢下,誰會在乎區區一地民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