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京。

自後金遼鎮改變戰略方向,兵鋒指向朝鮮,自當年京薊之變後,就從未順過的遼鎮後金,亦終於揚眉吐氣了一番。

從大戰開啟,不過短短一個多月時間, 後金遼鎮大軍勢如破竹,長驅直入,攻破義州、郭山、凌漢、山城,平壤等地守軍不戰自潰。

後金遼鎮大軍,已然兵臨朝鮮首都王京城之下,幾次猛攻, 這朝鮮王京, 便已是搖搖欲墜!

如此形勢之下, 整個王京,局勢自然不言而喻。

若在以往,這個時候,說不得朝鮮已然崩潰。

但現如今,有些大明那赫赫軍威為倚仗,如今,王京雖亂,但,也未曾到不可挽回的局勢。

朝鮮王宮,朝議的鐘聲早已響起,朝鮮文武百官匯聚,朝鮮王李倧高坐首位。

這場議事, 亦是從一開始,就徹底陷入了沉寂。

因為大明,朝鮮才能在這種絕境,保持人心穩定,誰都相信, 只要大明天軍一出,此次朝鮮之難, 定會如上次那般,輕而易舉的化解。

可現實就是,大明雖早已出兵,但似乎,遠沒有上一次那般勢如破竹,雖牽制了後金遼鎮不少兵力,但,遠遠沒有達到決定勝負的因素。

而朝鮮自身,縱使面對被大明牽制的後金遼鎮,亦是無能為力。

這……儼然就是一個死局!

“大明山海督師還有登萊巡撫已經出兵,但皆被後金擋住,目前進展不大。”

“派往登萊的使臣傳回訊息說,登萊巡撫已經承諾了,已經再調動派往江南的水師主力,只要我們在堅持一段時間……”

議事大殿之上,有朝鮮文臣緩緩彙報著。

“堅持,怎麼堅持!”

“再堅持,王京都要被攻破了, 朝鮮, 要亡國了!”

百官沉默,朝鮮王李倧亦是無能狂怒。

朝鮮,身處後金腹地後方,之所以膽敢在後金面前耀武揚威,且不時還跟著大明捅一下後金刀子,倚仗的,就是它的君父大明!

朝鮮自身是個什麼情況,李倧在位這麼多年,又豈會不知道。

一番狂怒,李倧才稍稍迴歸理智,再問:

“大明朝廷那邊呢,秦公怎麼說的?”

“秦公那邊,已經再調派兵力了,但如今大明改革深入,局勢也有不穩,恐怕也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抽調足夠的兵馬……”

李倧直接質問:“比較長的時間是多久?”

回話的大臣猶豫了一會,才壯著膽子出聲:“秦公說了,三個月,只要我們再堅持三個月……”

此言出,滿朝寂靜,絕望之意,亦是驟然充斥整個議事大殿。

許久,才有臣子忍不住出聲:“國勢飄搖,大王何不派使臣前往後金大營,拖延一下時間……”

“萬萬不可!”

這聲音剛落,立馬就有人厲聲呵斥。

“我國乃是大明番屬,豈能擅自與後金議和,況且,如今後金來勢洶洶,又豈會答應議和,若要我國臣服後金當如何?”

“如今之後金,不過就是秋後的螞蚱,蹦噠不了多久,此事若被大明所知,他日大明天軍出山海關,掃滅後金,我朝國乍,恐就此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