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萬世名!(第1/2頁)
章節報錯
“萬世名啊!”
燭光閃爍之間,李修幽幽一嘆。
知行合一,道理他悟得通透,但真要做到……
他真做不到。
就如,他想要無愧於心,但,對手下人的人心思動, 他也無法去徹底阻止,最多,只能壓制。
但,壓制得一時,他壓制得一世嘛?
驀然間,李修不禁想到那一千多年前那波瀾壯闊的漢末三國, 那……白帝託孤,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武侯, 那立志成為漢徵西將軍的曹操,身體力行,甚至,拋棄一切,刺殺董卓,只為大漢,最終卻踏上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道路。
兩個最初目標一致的人,最終,卻是踏上了截然相反的兩條道路。
“大明……大漢……”
李修緩緩轉身,拿起桌面上錦衣衛送來的一冊京城情報。
上面所敘,自然是京城的動盪。
那市井朝野沸騰的輿論。
他秦國公,指使蒙古叩邊,在陝西按兵不動,欲坐視大明傾覆……
“要大明傾覆, 本督何須如此……”
輕聲自語, 李修搖頭一笑,轉身,看向房中懸掛的大明輿圖。
陝西之亂, 已然接近尾聲,對陝西各衛的清查,也已展開。
早在清查開始之前,赫赫軍威,再加一句既往不咎,便讓陝西各衛,主動遞過來了各個衛所軍籍黃冊。
不出預料的糜爛不堪,如今清查開始,大體上,也與各衛所主動遞交的軍籍黃冊,大差不差。
陝西局勢,可以說已經初步穩定,剩下的,就是對衛所清查整編的貫徹落實了。
李修從來就沒想過要在這個時代套用後世的制度,他一向堅信,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任何制度, 拋開時代談優越,都是扯淡, 只有適合時代的制度,且與時俱進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而大明衛所制,雖弊病重重,但只要廢除世襲這個弊病,加強對各級將領的管控及培養,再提高軍戶之地位,衛所制,還是頗有可取之處的。
當然,衛所制可取,募兵制,或者說營兵制,也需要並行!
衛所屯墾戍邊,固守一地,軍民一體,為守備性力量。
營兵則為常備軍團,為戰爭的主體力量。
如今的陝西,亦是按照這個預想徹底整編改制。
只不過,要達成這個改制,卻也非簡簡單單一句命令便可完成的。
縱使如今陝西境內,大部分不穩因素,已然清除,也沒那麼容易。
光是徹底清查衛所軍籍黃冊,追查以往黃冊變遷,拿回本屬於衛所的土地軍民,從既得利益者嘴中搶肉,就註定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完成的,更別說之後對衛所的改制整編了。
李修現如今坐鎮陝西,按兵不動,就是準備給這改制整編,開一個好頭,或許還要殺一批人,殺雞駭猴一下,然後,才交給三邊總督周遇吉貫徹落實。
到那時候,他自然就可回師京城,繼續清理著大明的內憂外患。
“五十天!”
注視著輿圖上從陝西到京城的遙遠距離,李修心中亦是湧現出一個時間數字。
兩千多里路,快馬行軍,四十餘天便可抵達,而這邊衛所清查整編,再用幾天時間穩固局勢,便足以。
“來人!”
書房門被推開,幾名親衛士卒走進。
“傳令下去,七天後,全軍啟程返京!”
“末將遵命!”
應聲之後,幾名親衛士卒,亦是利索退下。
“五十天!”
谷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