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鬨堂大笑,神態之間,滿是對關城之外後金遼鎮的不屑,武將之桀驁,在這城樓之上,盡顯而出。

相比較如今大明各地的其他兵將而言,如今的山海關兵將,無疑是最為舒坦的。

山海關地勢險峻,城高關堅,兵多將廣,糧草更是堪稱充足,而軍械,也有著登萊軍械場源源不斷的補給。

整個山海關,已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內迴圈,已然可以說是暫時脫離了大明內憂外患的大環境,天下之糜爛,乃至大明之傾覆,至少在這段時間內,都影響不到山海關。

而唯一的外敵,後金遼鎮,如今亦是隻能望城興嘆,幾乎將絕大部分希望,都寄託於已至紫荊關下的蒙古大軍。

縱使進攻,亦是已經完全沒了最開始的瘋狂洶湧,雖說雙方軍心士氣,都已經下降,但,佔據山海關之地利,後金如今的進攻,威脅也已然降到了最低。

如此形勢之下,看似危急的山海關,在如局勢之下,卻已經成為最先穩定局勢的存在。

而這局勢的穩定,對遼鎮與後金而言,無疑是不願面對的,但再怎麼不願面對,對代善與袁崇煥而言,也不得不認清這個事實。

有些登萊的策應,再加之如今山海關的兵多將廣,他們,正面攻下山海關的可能,已經無限趨於無!

希望只能寄託在如今紫荊關下的蒙古大軍之上,但……還有一個殘酷的現實,他們也不得不面對。

“蒙古縱使攻陷紫荊關,傾覆大明,但,山海關那趙武若執意固守……”

山海關下,後金中軍大纛之下,袁崇煥卻是突然揭破這個兩人都有些不敢面對的殘酷事實!

在以往,他們總是下意識的將那秦國公與大明歸位一體,似乎,傾覆了大明,也就傾覆了那秦國公。

但,直到這次,蒙古叩邊,天下震動,那秦國公都依舊在陝西穩若泰山,步步為營,沒有絲毫回師京城的跡象,他們才驀然發現,那秦國公,雖與大明為一體,但很大程度上,是大明,倚靠秦國公,而非,秦國公倚靠大明!

就好比如今之局勢,蒙古縱使破了紫荊關,攻破京城,大明傾覆,天下徹徹底底的大亂,但這一切……對他秦國公有什麼影響嘛?

無非是失去了輔國理政的權利,失去了顯赫的秦國公之爵位……

這些,能影響秦國公對大明各地那些,由他秦國公親自鑄造的軍隊之掌控嘛?

那些被秦國公安插到大明各地的心腹兵將,就好比這山海關,那登萊水師,會因為大明傾覆,而不聽那秦國公的號令嘛?會四分五裂嘛?

答案儼然很是清晰!

他們苦心謀劃的大明傾覆,似乎,是在幫那秦國公,卸下大明這個糜爛腐朽的萬斤重擔!

沒了這萬斤重擔的束縛,以他秦國公的根基,以他秦國公身份帶來的法理大義……

如今的一切劣勢,似乎都將成為他秦國公的優勢。

他們苦心謀劃的一切,似乎,就是在給他秦國公做嫁衣!

這山海關,還是會如一座不可翻越的大山一般,隔絕著他們後金遼鎮與中原大地,也葬送他們後金遼鎮最大的希望!

“刺殺之策,能行否?”

在這壓抑之間,袁崇煥再次出聲。

“相傳那秦國公武功已至世間巔峰,難以莫測,本汗也曾派過不少刺客,但大都連面都見不到,就被處理了。”

言至此,代善嘆了一聲,沒再多言。

見此,袁崇煥也沒再糾結,話鋒一轉:

“林丹汗還在漠北東征西討,完全沒有出兵的意思,看這模樣,應該是準備坐山觀虎鬥了。”

“這老狐狸,不當人子!”

說到林丹汗,代善就是忍不住的怒火中燒,拿了他後金這麼多東西,到來了竟完全不守承諾!

但這怒火,來得快,去的也快,代善沉默一會,隨即道:“本汗瞭解那老狐狸,他肯定是準備坐山觀虎鬥,甚至有可能借此機會進犯漠南,做著他的春秋大夢,想統一蒙古!”

袁崇煥很是堅決:“不能讓他統一蒙古!”

“現在漠南蒙古已經綁上了咱們的戰車,一旦讓林丹汗統一蒙古,咱們的出路就再次被堵死了,到時候,咱們不僅要仰仗他秦國公的鼻息,還要看他林丹汗的臉色!”

代善點了點頭,最後,卻還是忍不住看向眼前這山海關,咬牙道:“山海關還要繼續打!”

看著代善這不甘的模樣,袁崇煥也未勸解,一切的一切,最終的源頭,都在這山海關,只要打下這山海關,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打不下,一切的一切,都將會是事倍功半!且,前路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