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陝西風塵僕僕抵達京城,抵京不過兩個時辰,還是正午時分,洪承疇便已出了京城。

不到兩個時辰時間,對洪承疇而言,一切,皆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入京之時, 他不過是區區四品陝西督糧參政,單人匹馬入京,默默無聞,無人問津。

而出京時,他已是秦國公府座上客,一躍至南京戶部左侍郎, 正三品!

而且, 南京戶部,不設尚書!

那, 他這位南京戶部左侍郎,已然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部堂大臣!

“停!”

車隊前行之間,馬車之中,洪承疇的聲音,卻是突然響起。

駕車的車伕立馬勒動韁繩,前後數輛馬車,以及護衛車隊的數十名披甲執銳之將士,亦是驟然停住。

隨即便只見馬車車門開啟,洪承疇彎腰而出,立於馬車車架,回望這巍峨京城。

“不知下次抵京,會是何等場景……”

洪承疇微喃一句,似是自問,又似是暢想,更彷彿, 壯志豪情!

駕駕駕!

這時,突有一陣馬蹄聲驟然響起,隨後,官道盡頭,便只見一隊快馬狂奔而來!

“懷安衛?”

目光定格,當看清楚這隊騎兵身著之甲冑後,洪承疇目光亦是一凝。

在三邊總督府任職,且得三邊總督之賞識,對如今陝西兵將,他自然無比之清楚,除去各個衛所以外,屬三邊總督府直轄的,就有宣府兩營步軍,分別是破虜營,及破鋒營,原本還有兩營大同鎮步軍,只不過近來被調回大同,防備蒙古,還有一營京軍,暫且聽命於三邊總督,為三邊總督府直轄。

而其中,最為精銳的,莫過於三邊總督的親衛營,亦是他在三邊總督府接觸最多的一支軍隊,懷安營!

而這幾名騎兵,顯然正是懷安營的將士。

“賊亂平定了?”

洪承疇有些疑惑,但很快,他又否決了這個可能。

若賊亂真的平定了,那定是會一路報捷,且,平賊的規劃他自然是清楚的,算算時間,應該還未到平定之時!

“難道……出意外了?”

洪承疇臉色有些陰晴不定,思慮片刻,也難推斷出結果後,洪承疇也沒再多想。

如今陝西之局勢,平賊之戰已近尾聲,朝廷重兵雲集,且,三邊總督府還直轄了數萬精銳兵馬,出再大的問題,也影響不了大局。

再者,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職責,他如今,已不是陝西督糧參政,而是南京戶部左侍郎!

做好他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走吧!”

彎腰進入馬車,洪承疇的聲音,再次響起。

停滯的車隊,亦是緩緩前行起來。

那擦肩而過的一隊懷安營將士,依舊策馬飛奔,帶著一個足以震盪天下的訊息,朝京城飛速而去。

此時,秦國公府中,李修則是在批寫朝堂百官及大明天下各地送來的奏本。

自崇禎駕崩,輔國理政成為事實,大明的朝廷格局,事實上,亦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天下奏本,皆經內閣批閱,再送至司禮監,天子若勤,那自然是天子閱覽,天子若怠政,那批紅之權,自然就落在了司禮監掌印太監之手。

這一套制度,在大明,已經延續了兩百餘年。

而現如今,雖奏本依舊還是內閣批上審閱意見,但最終的披紅,或者說決策權,卻是落到了他李修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