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欲派出監察隊伍,巡視天下衛所,清查天下衛所軍籍屯田黃冊!”

這寂靜之間,李修拱手一拜,擲地有聲。

此言出,群臣驚駭,可沒待眾臣反應過來, 武勳一列,一眾武勳,卻是如有默契一般,盡皆站出。

“臣附議秦公所言!”

殿中寂靜,在這整齊劃一的附議聲中,瞬間告破!

這場景,無疑是讓不少文臣更是驚慌,一道道目光, 立馬匯聚在了幾位部堂重臣之上。

可這一次, 卻註定要讓他們失望了,以往朝政上與這位秦國公據理力爭的部堂大臣們,此刻,卻恍若未聞,老神自在的佇立著,紋絲不動。

如此場景,若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那也不配站在這朝堂之上了,眾臣噤聲,默默的看向那紗帳之後,等待著太后的出聲。

“秦公之奏,哀家以為可,秦公安排好吧,諸位臣公,當盡心配合,不得有誤!”

“臣定不負先帝期望, 不負娘娘陛下厚望!”

李修躬身一拜, 沒再多言, 便退回了武勳隊伍之中。

已透過中樞決議,便有了法理大義,目的既已達到,其他的,就是武勳內部的事情了,放在朝堂討論,不過是自添煩惱而已。

“臣,有本啟奏!”

李修剛退回武勳行列,群臣還沒來得及接受這個驚天事實,文官行列,工部尚書李邦華,便站了出來。

可就當不少文臣將期待的目光匯聚而來時,李邦華響起的聲音,卻如一道晴天霹靂,將不少文臣震得七葷八素,簡直都有些懷疑人生了!

“兩陵貪腐一案,涉及各級官員高達四十二人,幾乎涉及所有與兩陵修築有關的朝堂各部及相關官員……貪腐成風,各級官員串通一氣,視朝廷法度如若無物,長此以往,定是國不將國……”

李邦華一字一句的說著,這一字一句,就好似一柄柄重錘一般,敲在殿中所有官員心中。

就是再蠢的人,到這個時候,也察覺到了一點不對勁。

這一個正月,這位輔國理政的秦國公,似乎,和這些部堂大臣,站到了同一陣線?

而且,皆有大動作?

事實並沒有超出群臣的預料,從工部尚書李邦華,再至兵部尚書孫傳庭,戶部尚書劉起元,幾位部堂重臣,盡皆站出。

自秦國公劍指天下衛所後,這些部堂重臣,亦是直指吏治!

從考成法,再至京察,至督察院巡查天下……

一系列舉措從幾位部堂重臣口中吐出,一切,皆是讓絕大部分文臣,皆是有些措手不及。

但顯然,至少在這朝堂之上,李修不不會給任何人留出反對的餘地。

自打響新年新朝第一槍後,李修果斷再次站出,赤裸裸的表達了自己對幾位部堂重臣的支援。

隨即,太后定論,亦是將整頓吏治這件事,披上了法理大義,當然,朝堂定論,對任何一件事而言,皆只是開始。

不管是李修劍指天下衛所,還是幾位部堂大臣欲整頓吏治,皆是如此。

靖武元年,新年,新朝,第一場朝議,就在眾臣這般猝不及防之下結束。

可這猝不及防之下,朝堂定論的兩件事,卻已成事實。

朝會結束,群臣下朝,往日喧囂的隊伍,在這一次,卻是詭異至極的平靜,甚至,可以說是無比的壓抑。

吏治,整軍。

兩者之間,任何一事,放在任何一朝一代,皆是足以震動天下的大事,可就在這新年第一朝,兩者卻同時降臨,且來得如此猝不及防!

“多事之秋,從此更加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