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六章 靖武元年(第2/2頁)
章節報錯
故而,他必須,在這些意外之財耗盡之前,掌握住一條足以供給他現如今這麼大基本盤,且維持住大明這艘破船繼續航行下去的可持續財源!
只有這個目標達成了,那他,才有精力,來重整這大明山河,這大明江山,才有延續下去的可能。
不然的話,那一句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就只是一個空想。
屬於他李修的這個政治童話,要麼就隨之破滅,要麼,再次上演一曲銘刻青史,讓無數人意難平的千古悲歌。
而這兩個結果,無疑都不是李修所想要的。
這個目標,必須達成,任何人都阻擋不了!
誰阻擋的話,他不同意,他麾下數十萬大軍也不會同意,以及他已經在逐步掌握的大明數百萬大軍,都不同意!
這大明,只能有一個聲音,這個聲音,也只能有他而出!
“先禮後兵……”
“可不要不識相啊……”
夜幕之下,輕喃聲響起。
一旁侍女聞言,立馬低下了頭顱。
也只有她們知道,多少外界權勢赫赫大人物的命運,在這個如畫般秀美的院子,在這位手握滔天權勢的男人的一句微喃,一個念頭之中,便有了定論。
……
年末的時間匆匆而過,大明朝堂,亦是在這紛亂動盪之間,邁入了新的一年之中。
從古至今,新帝繼位,皆是會更改年號,如崇禎三年,崇禎駕崩,子繼父位,自然不可能匆匆改變年號,幼主也不可能有這個心思。
故而,和大明朝的每一個新帝登基一樣,直到年末,才向天下頒佈來年新帝年號。
建元靖武,為靖武元年!
靖,意指安定,沒有動亂。
武,這個字的含義,自然是無比之清晰。
靖武這個年號,在這個時代,寓意為何,自然也無比之清晰。
事實上,對文臣而言,是極其不願讓年號中多出武之一字的。
文運昌隆之大明,儘管事實上武運已然昌隆,甚至已經壓過文運,掌權朝政,但文臣們,總是喜歡在這些似是而非的面子上據理力爭。
但奈何,決定權,在並不在他們手中。
一次次駁回重擬後,其中經歷了什麼,李修不得而知,但結果,符合李修預想,便是足矣。
靖武!
以武平亂世,鑄就安寧之盛世輝煌!
崇禎三年過,靖武元年至。
自此,大明,這個古老的王朝,亦是再一次邁開了一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