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一章 朕!(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自崇禎帝駕崩,朝堂之風暴,皆是源自輔國理政的秦國公之手。
只不過,這一次朝議,再起的風暴,卻是超出了群臣的預料。
工部尚書李邦華, 戶部尚書劉起元,都察院左都御史來宗道,兵部尚書孫傳庭,聯名上奏,德陵昌陵貪腐之案!
這一奏,對滿朝文臣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
在這武勳勢大之時,文官們本就艱難支撐,如今,竟被自家老大背刺一刀!
如此,朝堂局面,亦是瞬間喧囂。
往日處在風暴中心的武將勳貴們,也難得的當了一次看客,看著文臣們的狗咬狗。
李修亦是如此,以輔國理政之名義,高高在上的當著裁判,坐實這這柄由自己鑄造的刀,狠狠的落在這群文臣身上。
毫無疑問,李修的目的,已經徹底達到。
這一刀,讓原本在武勳壓迫之下,有抱團之勢的文臣,瞬間分裂,高達四十萬兩的貪腐, 讓群臣人人自危, 哪裡還有心思在乎盯著李修的一舉一動。
李修也沒有參與此案太多,或者說,當初在天壽山,交給李邦華幾人的那案情卷宗,那數十人的名單,已經限定了最小的牽連範圍。
迫不及待將事情攬過去,不弄出點成效來,又怎麼能算交代!
儘管只有區區數十人,但,這只是數十個朝官!
依附於這些朝官計程車紳豪商,乃至於各方面利益牽扯,絕不算少。
這柄刀,落下去,註定血淋淋的,孫傳庭這些握刀之人,也註定染上一身血。
以後,再想穩坐釣魚臺,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趁著這難得的紛亂之際,李修也沒閒著,亦是加快了推進對大明軍隊的佈局,如此紛亂,只不過,隨著佈局的推進,這銀子,也是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
而軍隊,自古至今,皆是堪稱吞金巨獸。
事實上,如今的大明,根本沒有能力,來改善大明逐漸淪落深淵的境地。
或者說,自萬曆年間大明衰落起,不是沒有有識之士,也不是沒有有志的掌權大臣,之所以皆只能在大明這艘破船上修修補補,當著裱糊匠。
皆是因為,大明,已經陷入了惡性迴圈!
朝廷沒錢,沒錢就幹不了事。
要想有錢,只有兩條路,那就是向普通百姓加稅,或者,拿士紳豪商開刀。
而向士紳豪紳開刀……
不僅僅需要魄力,同樣也需要資本。
而,大明,沒有這個資本。
於是乎,只能向百姓加稅。
再加之逐漸到來的天災,腐敗的吏治,一個惡性的迴圈,由此形成。
如今李修掌權,事實上,如今的大明朝廷,也沒資本支援李修做這些事情。
甚至,當初僅僅鑄造勇衛營,幾乎就耗空了天啟帝內帑的家底。
後來,若非多次的意外所得,若非那一次擊敗努爾哈赤,得了其劫掠的恐怖財富,縱使天子雄心壯志,縱使李修再能征善戰,大明也沒有能力支撐起京軍,薊鎮,以及宣府的近二十萬精銳大軍出現。
如此,自然也不可能出現漠南漠北,以及遼東的那場大戰出現。
更不可能出現他現如今重整整個大明軍隊體系的事情出現。
而現在,武勳雖看上去如日中天,但也只有李修清楚,他,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大明之賦稅,根本沒有資本支撐他對整個大明軍隊的整頓乃至改革,甚至,也撐不起如今京城內外,這近二十萬精銳大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