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黎明破曉,本還處在夜幕下的皇極殿,已然是顯露出了巍峨真身。

在殿外,李修獨佔鰲頭,虎步龍行。

其後,文武並列,興奮,激動,擔憂,驚懼……

眾臣百態!

誰都知道,從此刻起,大明,延續了兩百餘年的朝廷政治生態,將徹底改變。

輔國理政,大權盡掌。

大明,將出現一個大明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權臣!

“宣……百官覲見!”

伴隨著殿中的一道高呼,文武百官,在李修之後,浩浩蕩蕩的湧入皇極殿。

殿中龍椅之上,一層象徵意義大過實際意義的薄紗隔絕朝堂,但隱約卻可見到,端坐的幼小身影,以及幼主身旁坐著的周皇后,如今的太后,

百官列位,隨即參拜,幼主言語尚且不能連貫,這套禮儀,自然是以周太后為主導。

而禮儀過後,便進入了百官議事這套程式。

“臣,有本啟奏。”

而打響新朝第一槍的,竟是向來為朝堂不語翁的英國公!

誰都知道,自勳貴的那場清洗過後,英國公為碩果僅存的世爵國公,便徹底倒向了當初的鎮北侯,如今的秦國公。

顯然,這一槍,其背後為何人,已很是清晰。

“秦國公率軍遠征,橫掃漠北漠南,威逼後金,戰功赫赫,先帝曾有遺命……”

“臣,請旨大封功臣,以慰軍心!”

英國公此諫,倒也沒有超出群臣之預料,不過,現如今,顯然,諫言為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后的態度!

輔國理政,輔之一字,就註定意味著離不開天子。

而天子年幼,且太后為天子生母,又如何離得開太后!

此刻,朝堂驟然安靜,群臣之目光,盡皆匯聚在這太后身上。

此刻,感受著朝臣們的目光,周太后緊緊握著手帕,沉默好一會,似乎才有了決斷,朱唇輕啟:

“先帝有命,朝中諸事,由秦公決斷,秦公你看著處理便可。”

此言出,不少文官頓時面露失望之色,同樣也有不少文官亦是明顯釋然。

而武將勳貴這邊,則盡是一片歡欣鼓舞。

太后不幹政,無疑亦是徹底給秦國公的輔國理政,盡掌大權,去除了最後的一絲阻礙。

他們皆是秦國公之心腹親信,又豈有不為之欣喜之理。

而此時的李修,看上去明顯並沒有什麼喜色,這一切,本就皆在他的掌控之中,若是出了意外,那才是奇怪的事情。

“臣,遵旨!”

他朝高坐的天子太后,躬身一拜,這才緩緩轉身,在群臣的注視下,面相群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