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帳之中,又是一場激烈的爭吵,然後在努爾哈赤的一番雷霆發怒之下,再次強行壓下。

只不過這一次,卻是超出了努爾哈赤的預料。

帥帳議事之後,便有數個蒙古部落,連夜拔營,招呼都沒打一聲,便準備一聲不吭的帶著人馬和劫掠的財貨開溜,

這般驟變,亦是差點讓努爾哈赤差點氣急攻心,直接倒下,大發一通雷霆怒火,連忙帶著兵將衝入那幾個部落大營,以雷霆手段鎮壓了這一場驟變。

只不過,縱使如此,努爾哈赤也不得不壓下他的殺心,都只是將那幾個部落首領權貴軟禁起來。

甚至,他還得壓著怒火,去安撫剩下的蒙古各部,安撫這幾個欲離開部落的將領士卒。

毫無疑問,撤退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努爾哈赤想不想的問題了,而是必須要實行的事實!

再拖下去,人心思變,那就不是撤退的問題了,而是能不能撤走的問題。

但撤退的話,何人斷後,數萬聯盟大軍,誰先撤,誰後撤,無疑又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努爾哈赤可不覺得,李修會如遼東那些兵將一般,任他來,又坐實他走!

只不過,李修顯然不準備給努爾哈赤考慮這個問題,乃至於解決這個問題的時間。

翌日一早,在得知有數個蒙古部落拋下努爾哈赤開溜之後,李修便一改往日只守不攻的態勢,竟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樣。

整個勇衛大軍,傾巢而出,以步軍攻騎軍,堵在了後金大營的門口。

甚至,李修亦是第一次以京薊總督之名,命令京師守軍協助,為此,還特意將秦良玉的幾千白桿兵,以及京師之中的所有騎兵皆是抽調而出,與親衛營臨時組成的騎軍,混編了一支規模達到了三千人的騎兵,以為策應。

京師郊外,戰鼓隆隆,一天到晚,幾乎從未停歇,這一次,後金最喜歡玩的攜裹攻勢,李修亦是玩得無比之徹底,在勇衛營的督陣之下,數千滿蒙俘虜,如同送死一般,被輪番押至一線,絕望的衝擊著後金大營的防線。

面對李修如此咄咄逼人之態勢,努爾哈赤為了穩定軍心,也不得不親自上陣,領著後金嫡系精銳擋住勇衛營的進攻。

而諸多蒙古各部,則是舒舒服服的待在營中,坐看著這日夜不休的廝殺,當然,還少不得煩一下努爾哈赤,就撤退問題跟努爾哈赤好好折騰一二。

如此,內憂外患,著實讓就在數天前還意氣風發的努爾哈赤,近乎瘋狂。

而這一切,卻遠遠還沒到極點。

李修也還在等待……

終於,幾天進攻之後,源自薊鎮的一則軍情急報,則是讓後金這支聯軍,讓努爾哈赤處心積慮壓制的內憂,徹底爆發!

明軍鐵騎大敗科爾沁部支援薊州大軍,隨後突襲薊州,薊州已失!

若從整體戰局來將,薊州丟失,對整個後金大軍的影響,算不上什麼退路全無,滅頂之災,畢竟,無論是張家口,還是密雲等等多地,都可以作為後金的退路。

但,人心慣性便是如此,懂大道理,懂大戰略的,也只是少數,這個時代,絕大多數兵將,可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他們只知道,他們是從薊門入京,如今薊門丟了?

他們的後路沒了!

再者,對努爾哈赤以及一眾蒙古首領而言,縱使還有其他退路,可……

人生地不熟,再加之,那些地方,可都是掌握在明軍手中!

哪裡是他們想過就能過的!

縱使那些大明兵將,不堪一擊,可……這勇衛營,這李修是不堪一擊嘛?

這咄咄逼人的李修,會坐實他們勢如破竹的離開?

這般處境之下,努爾哈赤的威望,已經沒有那麼管用了。

莫說那本就鬧騰的蒙古各部首領,就是後金內部,都開始出現了種種不同的聲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