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於,努爾哈赤暴斃,那本順從的蒙古諸部,又有幾個還願真心跟著後金走。

歷史上的後金入關,才是真真正正的賭國運!

而如今,努爾哈赤尚在世,有努爾哈赤存在,後金上下,何人膽敢不服!

而如今後金,兵強馬壯,內部尚且穩定,再加之早早就定下計劃,謀劃準備了這麼久,完全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哪裡是說停,就能停的!

當然,不管後金朝堂怎麼爭論,最終,還是得看努爾哈赤的想法。

沒有得到努爾哈赤的同意,爭破天都沒絲毫意義。

故而,到最後,後金諸臣,便將這官司打到了努爾哈赤的面前。

誰也不知努爾哈赤這位大汗是怎麼想的,但被大家知道的是,這場官司打到他面前後,努爾哈赤整整三天未曾上朝,據說每天就是對著那一副大明輿圖出神。

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在打擾努爾哈赤了,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等待著後金的這位大汗做出決定。

而事實上,打,還是不打,並不在努爾哈赤的糾結之中。

他所糾結的,是他愈發老邁的身軀。

他不打,他的兒子就要去打!

而他的幾個兒子,又有幾個是省油的燈?

到那時候,他所創立的後金,可就不是現在他掌握之下萬眾一心沒有不服的模樣了。

到那時候,如今聽話的蒙古諸部,可就不一定那麼聽話了……

東征西討這麼多年,他自然無比之清楚,一支上下齊心的軍隊,和一支勾心鬥角的軍隊,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而他能一手將後金女真,打造成如今這般體量,靠得就是上下一心,靠得就是眾志成城!

不然的話,他早就成了一堆枯骨了。

夜色蒼茫,努爾哈赤身持刀,揮舞不過幾刀,便有些氣喘吁吁的停了下來。

感受著這愈發腐朽的身軀,努爾哈赤眼中,亦是少有的顯露出了一絲悲涼。

他也是習武之人,習武知天命,身軀內愈發枯寂的氣血,已然時時刻刻都在告訴他,他努爾哈赤,已然時日無多了!

翌日。

寧遠城外的後金大營,帥帳之中,一場關乎整個後金未來命運的會議,已然開始。

當然,會議並不代表是商議。

努爾哈赤講,後金諸臣聽,然後老實執行即可。

之前在後金內部的種種雜音,亦是隨著這場會議的結束,而消失得無影無蹤,努爾哈赤在後金的絕對權威,亦是顯現得淋漓盡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