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陝西安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延安府的平賊之戰,依舊在持續,但遠在蒙古的那一場後金對察哈爾部的戰爭,卻已然結束。
在數次大敗之後,迫於後金之兵鋒與蒙古漠南諸部與後金的聯合,察哈爾部在林丹汗的率領下,被迫西遷。
數次被後金擊敗,損兵折將,再加之主動西遷,短時間內,察哈爾部定也無力再返。
如此結局,儼然已經達到了後金此次進軍蒙古的戰略目的,皇太極自然也就沒再大動干戈,只不過,這一次,黃太極卻未曾收兵撤回遼東。
而是以穩定蒙古局勢,清剿林丹汗餘孽為藉口,在蒙古草原待了下來。
至於要做什麼,無疑是顯而易見,蒙古草原浩瀚,戈壁荒涼也不在少數,後金身為外來者,要熟悉地形,自然不是一件易事。
尤其是努爾哈赤定下的繞道蒙古征伐大明的戰略,更是需要徹徹底底的熟悉路線,避免任何一絲一毫的漏洞。
而這些,皇太極身在蒙古,自然是準備提前做好這一切。
夏日烈陽正盛,秋收在即,後金的觸角,卻伴隨著那一隊隊飛奔在草原戈壁的後金鐵騎,而一點一點的從遼東,慢慢的觸及大明北地邊疆。
在努爾哈赤率領下,後金已然磨刀霍霍,準備開啟一場賭國運的戰爭!
一戰若是功成,那後金定如困龍昇天,徹徹底底的站穩腳跟。
儘管後金內部還有不少異議,但在努爾哈赤的絕對威望之下,內部的一切阻礙,皆是虛妄。
這位一手創立並且將後金壯大的雄主,儼然是準備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內,徹底為後金奠實根基!
而身為後金目標的大明,這個腐朽的巨人,已然連抬抬手指,都無比的費勁。
事實上,巨人雖已腐朽,但觸覺感知,卻依舊猶存。
就好比東廠錦衣衛,在李修的建議下,早已往蒙古派去了大批探子,儘管限於時間問題,探不出太多有用的訊息。
但蒙古各部的動靜,還是能夠得知一二的,這些看似平常的訊息,表面上雖看不出什麼,但事實上,若是結合李修那上奏的後金之論所預測的事情來看,便是一件件佐證的證據。
可惜的是,以如今的朝堂,想要制定一個有用的政策,難!
想要將這個政策好好的貫徹下去,更難。
當然,隨著蛛絲馬跡的顯現,朝堂之上,也不是沒有有識之士察覺端倪,併為此而努力。
就好比給薊鎮邊軍,發去整備軍力,嚴加戒備之旨意,給遼鎮發去監視後金之動靜的旨意……
但終究只是流於表面,難以觸及深處,改變不了太多。
縱觀歷史上的己巳之變,便可清晰看出,後金上下,雖是抱著賭國運的心思,但實際上的戰爭程序,估計都讓後金上下驚詫不已。
遼鎮雖有諸多問題,但有一點,卻不可否認,那就是遼人守遼土,在面對後金觸犯了他們的利益時,遼東將門,敢戰,也不懼戰!
但遼鎮如此,卻不意味著其他各邊鎮也是如此。
事實上,在舉國供應遼鎮的情況下,其他各邊鎮,早已荒廢已久。
大明對外的防禦體系,除去遼鎮之外,其他的,形同虛設。
歷史上,後金破關,可謂是長驅直入,大明的邊疆防禦體系,那沿途本應該給後金造成巨大阻礙的堅城重鎮,根本沒有給後金鐵騎造成像樣點的阻礙。
而現如今的問題,也正是如此。
後金可能繞道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