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夏王念歌(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夏的五千鐵騎將南晉三萬士兵殺得片甲不留。南晉只得罷兵,繼續實行公主和親外交政策。數十年來,南晉與西夏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慕文帝時期,因南晉只有長孫恆這位嫡長公主,慕文帝哪裡捨得讓愛女遠嫁,因此南晉與西夏嫌隙漸生。雙十年華的李念歌即位為西夏王之後,野心勃然而生,竟然開始向南晉西陲用兵
。於是晉武帝長孫弗派弟弟粟王鎮守西陲。西夏軍隊固然彪悍,但長孫璉也不是吃素的,一直在西北跟西夏軍耗著。這一耗,便是三年。
眼見著西夏大軍壓境,長公主心裡已經開始後悔截殺粟王。粟王已死,後悔已晚,還是在朝中令擇一位大將解西北危機吧!她首先想到了馮易臣,他是先帝親封的撫遠大將軍,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是繼臣的親弟弟。
誰知第二日在朝堂上,馮易臣知曉後因傷病為由連連推諉。長公主心知肚陰,她夫家只有馮繼臣馮易臣兄弟倆,自己已經令繼臣絕了後,而小叔膝下也只有二女。
戰場上刀劍無眼,生死難料,倘若小叔出了什麼意外,那她長孫恆如何對得起馮家列祖列宗?百年之後,怎麼去面見夫君?可其他將領聽聞敵人是西夏党項人,紛紛退避三舍。
“好哇!好哇!我南晉人才竟凋零至此,竟然要逼得本公主俯首稱臣了。”長孫恆站到朝堂之上,面對滿朝文武憤怒之極。
小皇帝長孫庭被姑母嚇住了,在龍椅之上哇哇大哭起來,坐在左邊的皇太后心疼兒子也小聲嗚咽起來。群臣們還從未見過朝堂上這麼熱鬧的景象,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一時之間,群臣議論之聲,皇太后嗚咽聲,小皇帝哇哇哭聲不絕於耳。
“陛下,太后娘娘,長公主,末將願意為南晉效勞,出征西夏!”最後還是馮易臣出面打破了混亂,他身負家族傳承重擔,本不想去西北冒險,可是每每想起哥哥臨終對他的囑託,讓他好好護著公主嫂子。
公主嫂子是天家血脈,斷斷不能讓人欺負了她。而今他被逼無奈只好讓公主嫂子踩著他下臺了。
長孫恆即刻下旨封馮易臣為徵西大將軍,為了讓他無後顧之憂還破例封他二女為郡主。不料,一個月後馮易臣竟然戰死在西北戰場上,且屍體也被擄走。
得知噩耗的長孫恆心神大亂,竟然趴到夫君的墳頭哭了一夜,不知是哭夫家因此斷了後,還是哭南晉失去了一條臂膀。
同一時間,西夏帝都夏州
大將軍耶律勝將敵軍大將馮易臣的遺體帶到朝堂之上,請示大王李念歌該如何處置。李念歌今年二十三歲,剛剛即位西夏王七年,別看他年紀輕卻做事幹練,把軍政處理得井井有條。西夏軍本就軍風彪悍,在他的治理下更加嚴謹。
在南晉人的印象中,西夏党項人個個五大三粗,面板黝黑,說話大嗓門。
這個李念歌則不然,他的面板雖然不如南晉人那樣白,但是比西夏人白的多,雙目炯炯有神,一字眉,身高八尺,身材中等,只是雙耳比尋常人厚了一些。今日,他穿著與南晉龍袍非常相似的金黃色長袍,梳著禿中帶毛的髮髻,坐到正殿上。
“來人,下旨厚葬馮將軍。”李念歌一邊轉動手裡的佛珠一邊說,“馮將軍葬禮的規格一定不能低於咱們的將領!”
“大王,馮易臣可是敵軍將領,依末將看不如剁吧剁吧,去喂大王養的那幾頭猛虎!”耶律勝嬉皮笑臉的說著,滿朝文武也跟著附和起來,李念歌此時面色一沉,用陰鬱的聲音說道:“放肆,寡人這麼做自然有寡人的道理,不僅要厚葬馮將軍,還要給他選一處清淨的墓園。”
“敢問大王,那擄走他的遺體意義何在?”耶律勝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漢子,每次讓他領兵打仗還需給他配幾個可靠的軍師。這樣心性的人是不懂李念歌的深謀遠慮。
李念歌這一生最大的敵手就是南晉粟王長孫璉。他野心勃勃,想要替父親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他開啟西夏大一統計劃的那年,也就是粟王開始鎮守西北的那一年。這三年,一千多日,他們二人交手無數次,各有勝負,誰也無法戰勝誰。
兩個月前,他忽聞長孫璉遇刺身亡的訊息,就個人而言,他心裡異常失落,他失去了這輩子最值得尊敬的對手,今日再也沒人可以刺激著他奮發圖強。
但於西夏而言,粟王一死,便掃清了西夏大一統道路上的荊棘,這是好事。如今的南晉,早被李念歌視作自己的國土,馮易臣自然而然就是自己的將領。
“耶律將軍,寡人且問你,古往今來哪有將自己的將領喂老虎的道理。”說完,李念歌勾起唇角詭異一笑,戰場的大多數人的都陰白了大王這句話的深意頻頻點頭,只有耶律勝還似懂非懂,這馮易臣怎麼就成了自己的將領呢?
得知西夏王厚葬馮易臣的訊息,貞閭長公主氣的掀翻了龍延殿的香案。她不得不說西夏王這一招真的是太絕了,這樣一來不僅讓馮氏一族感激於他,更加動搖南晉人心。
她這兩天苦練兵法,下旨招募士兵,再這樣下去南晉遲早被西夏吞併,到那時她長孫恆就是南晉的千古罪人了。
山中的日子是清幽的,是寂靜的,是百無聊懶的。長孫璉和拓跋炎再蘇府別苑又居住了一個月,身上的傷已經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