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下旬,徐晨帶人返回巴族。

這一去足足三個月沒有回來,巴族的變化也非常巨大。

山谷中三處定居點已經完成,雖然也是獨棟院落,但規模要比拱火盆地的大多了。

徐晨這次回來就是見證部落正式分家。

而這次分族完成之後,巴族的格局將會發生立族以來最大的變化,會按照徐晨規劃的私有制方向前進一大步。

因為這次分族不光光是分開居住,而是糧食、農田、工具、家畜、家禽、車輛以及各種生產生活物資都會按照一定數量分派到各家族,以後按照包乾到族的方式各自獨立生產管理,除開要繳納的公糧和一定數量的麻布之外,其他的都自負盈虧。

勤勞就能吃好穿好住好,偷懶就活該餓肚子受凍。

由母巴擔任族長負責協調和處理部落內部家族之間的矛盾,維持整個部落的和諧和穩定。

另外陶器、冶煉、木器和石器加工、神廟、道路、溝渠、河堤等公共產業的發展和維護,都由族長統一安排,各家族全部都要全力支援。

總之就是,這次分族既是巴族膨脹到不得不分的地步,也是徐晨一次對半公有半私有制的推廣嘗試。

眼下推廣完全的私有制是不合時宜的。….但實則他從頭到尾也沒想徹底改造成純粹的私有制,畢竟公有制也一種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制度,極具凝聚力和向心力,對社會穩定和繁榮發展具有強大的支撐作用。

當然,更高階的制度形式在這個操蛋的原始社會其實沒什麼卵用。

歸根結底,他還是要依靠自己凝聚起來的首領光環,將所有部落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推動社會盡快完成向農業社會的改造和升級,至於其他的細節,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慢慢來了。

分家的過程很順利,既有喜悅也有悲切。

男女老少百餘人熱鬧分家產的同時,又哭哭啼啼鬧得雞飛狗跳一塌糊塗,前前後後足足鬧騰了三四天,這次分家才徹底完成,四個家族各歸其所。

時間已經十二月底。

分家安頓下來之後,徐晨召集四大家族的首領和獵人軍官,召開了分家之後第一次部落動員大會,將各自家族管理的任務簡單分派之後,正式開啟他穿越第六個年頭的春耕播種任務。

說到底,無論怎麼分家,大家都還是一個族群,屬於同一個部落,糧食安全也永遠都是排在第一位。

而且今年春耕播種巴族這邊少了近四十人的年輕強壯的勞動力,千餘畝的播種任務會更加忙碌和勞累。

進入新年一月,天氣逐漸暖和,在完成農田翻耕之後,四個家族各自都在劃分的農田範圍開始了新一輪的播種。

徐晨在巴族前後也只呆了半個月左右,就再次啟程乘船去拱火盆地。

畢竟那裡才是他今後的主戰場。

而巴族這邊,他在很長時間內也照顧不到了。

不過巴族發展到眼下的局面,實則也不需要他花費更多的精力。

經過五年的培養和規劃,巴族已經完全擺脫了原始時代的印記,開始步入完全的農耕文明,各種管理和制度改造也已經完成個,只需要按照眼下的狀態繼續發展就行了。

“我走後,家裡的事就拜託你了!”

臨行前,在谷口碼頭,徐晨看著眼圈發紅的小女巫,伸手摸摸她的頭頂笑著叮囑。

“是,我會照顧好所有人!”

小女巫蹲在地上,聲音有些哽咽。

幾年過去,她已經不是昔日那個懵懂稚嫩的小女巫,而是長大成為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女巫,開始承擔起引導部落發展的艱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