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新的命令(第1/2頁)
章節報錯
探路隊伍的迴歸,讓營地更加熱鬧歡騰起來。
徐晨也終於完全放下心來,只要通往蒙族的道路修通,鹽礦的鹽就可以大量開始向整個巴國供應。
最遲在開春之前,巴國將逐漸擺脫缺鹽的困窘。
而等到油桐林湖地通往烏龍江的水路也探索打通之後,這一片人跡罕至的原始密林,也將會迎來大量巴國人的足跡,開啟一輪大規模的開發熱潮。
因為要想把油桐林的大量油桐全部採摘榨油,光是需要的勞動人口就數量不少,而秋冬季,剛好也是各部落最為農閒的時光。
只要打造一批木船,上游的巴族烏族胡族,中間的拱火盆地和下游的刺叉族,都能前去採摘油桐,跟著增長一波財富。
只要來往的人多了,人口也就能漸漸匯聚起來。
幾年之內,在油桐林依靠採摘油桐和榨油,絕對會形成一個獨特的經濟產業,慢慢發發展成為一個熱鬧的小型聚集地。
再打通勝族和鹽礦的道路,鹽礦和油桐林的道路,加上通往蒙族的道路,這樣就以鹽礦為中心,建立起來初步的交通網路。
最終以鹽礦這個營地為基礎,慢慢或許就能發展起來一個小型的鄉鎮格局。
只要羽公族大巫足夠努力,十年之內,這片區域發展定居起來上千人規模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雖然這個格局還是很小,但人口規模的擴張完全急不來,靠搶奪俘虜人口畢竟不是長遠之計,最終還是隻能靠豐衣足食之後帶來的穩定生活環境,透過自然繁衍生育增長起來。
這八年時間,光是巴族的孩子就增加了五六十個,足足佔到整個部落人口的近三成,而且這個數量每年還在不斷大規模的增加。
別的部落也都一樣,拱火族、羽公族和王城附近,同樣到處都是孩子。
這一波隨著農耕和建房定居之後出生的嬰兒潮,在十年之後都將陸續成為巴國的新生代主力人口,隨即會再次帶來一次人口爆發式的增長。
如此兩三輪如同潮水般的人口出生之後,巴國的勞動力也會出現井噴式的爆發,缺人的現象將會得到極大緩解。
……
一場盛大而熱鬧的篝火晚宴之後,關於鹽礦開發、道路建設以及油桐林湖地的水道探路行動也正式拉開序幕。
接下來徐晨又在營地呆了三天,安排人把醃製好的獸肉搭建燻棚用松柏進行煙燻烘乾,同時對鹽礦、營地、圍湖造田的農耕規劃、通往蒙族的道路規劃等後續專案進行了仔細的指導安排之後,在一群歡天喜地揹著大包小包雪鹽的禁軍護送下啟程離開鹽礦,沿著新打探出來的路往蒙族而去。
雷帶著數十位水性比較好的獵人團隊和被龍俘虜回來的數十個蠻族男女返回油桐林湖地。
他此行的任務不僅僅只是尋找大湖通往烏龍江的水道,同時還要在湖地四周尋找合適的地方開闢新的營地,安排兩個蠻族開始學會簡單的農耕生產的同時,還要開始大規模的採集油桐果。
徐晨對他的要求是儘量在巫祝大會之前返回王城。
眼下時間還有大半個月時間,雖然有些倉促,但大致還來得及。
龍帶著剩下幾十個從王城帶來的獵人,留下來幫助羽公族各部落建設鹽礦,同時協助羽公族開始修建道路。
鹽礦開發的主力是羽公族,等到道路修通,營地建設完成,這些人慢慢都會撤回各部落,留下來的人,就需要羽公族大巫和一群族長首領協商安排,徐晨短時間內不會再來操心。
雖然他給羽公族大巫畫了一個大大的餅。
但這個餅羽公族能不能吃到嘴,還得靠他們自己努力奮鬥。
畢竟天上不會掉餡餅,徐晨也憑空變不出來更多的人手幫助他們。
更何況眼下王城發展也如火如荼,王城的建設,各部落新一輪的房屋建設,大規模的稻田開墾,最主要還要解決季蒼河兩岸的交通狀況。
他已經決定了,這次回去之後就開始召集人架設木橋,一勞永逸的解決兩岸這種斷斷續續不安全的交通狀況。
架橋難度肯定很大,他還需要經過仔細考察和研究,才能確定架橋方案。
但再難他也會想辦法完成,畢竟只是一條枯水期只有三四十米寬,豐水期也就七八十米寬的中小型河流。
經過這些年持續不斷的觀察,季蒼河夏天的水也並非最開始想象的那麼恐怖無法征服。
因為這幾年隨著青銅器的大量使用,特別是王城的大規模修建,大量工匠也都被陸續培養出來,架設一座橫跨季蒼河兩岸的木橋,已經不是什麼無法完成史詩級的任務,頂多算個奇觀,難度比較大而已。
徐晨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完成這次小規模的文明升級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