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糧食收穫的過程中,議政殿也根據去年新頒佈的稅收法令,開始對王城附近各定居部落開始新一輪的糧稅徵收。

王城糧倉如今已經幾乎見底。

消耗大戶就是王城禁軍。

這一批各部落最為精裝的年輕獵人,平日除開訓練之外幾乎什麼事都不幹,吃飽喝足之後就是不停訓練,唯一的休閒活動就是每天安排人騎馬巡邏王城內外。

雖然這個工作看似沒有太大意義,但卻也極大震懾和各部落那些有偷竊習慣和動不動就打架鬥毆的野蠻群體。

當然,徐晨安排人巡邏的主要目的不是杜絕偷盜和打架,而是巡邏溝渠池塘和河流沿岸,防止落水等意外情況發生。

在徐晨看來,其實原始人很好管理。

因為他們心思都很簡單淳樸,這種淳樸不是善良,而是一種類似野獸心態對自然的敬畏,他們可以不怕毒蛇猛獸,不怕餓肚子,甚至不怕死,但最怕得罪神靈。

因為得罪神靈之後受到懲罰的不光是自身,很可能還會連累整個部族。

因此只要高舉神靈這個招牌,透過巫這個群體就能很好的統治。

偷竊和打架,是動物的本能,也是人類在這個原始蠻荒的時代繁衍生存的一種能力。

偷竊陌生部落的東西,在他們看來不僅不是羞恥,而是一種對自己部落的功勞,因為這是在為自己部落增加食物和財富。

至於打架,無論男女老少都會,與不同種群的部落爭鬥打架幾乎可以傾巢而出,甚至是不死不休。

即便是幾千幾萬年之後高度文明的時代,許多鄉村之間整村整村打架械鬥的事仍舊層出不窮。

至於偷竊,更是形成了一種江湖職業,被稱為下九流社會人員的生存之道。

因此想要徹底杜絕這兩種事情發生是不可能的,唯獨施加高於族群的力量來嚇唬和鎮壓,儘量減少此類治安問題的發生。

組建禁軍雖然代價巨大,巴國去年的幾乎大半稅收都砸在這支只有區區一百人的隊伍上。

但不可否認,禁軍的出現讓王城區域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每天只要這些禁軍騎馬列隊巡邏路過的時候,所有部落的男女老少都會不自覺的感覺到緊張,明顯帶有一種敬畏感。

就連那些平日桀驁不馴,除開徐晨和巫之外誰也不屌的獵人群體,每次看到禁軍出現,也都會表現出一種我很乖很聽話的樣子。

並不是禁軍就很能打很厲害,這些剛訓練幾個月的愣頭青也並不是各部落最優秀的獵人,但他們代表的是王宮,代表的是巫王陛下,還有軍政殿三位大佬,一旦打架鬧事被抓住,再屌的傢伙也要被抓去法政殿狠狠揍一頓屁股,嚴重的還會被罰勞動改造。

最開始是有人看笑話起鬨,但經歷幾次之後,所有人都乖了不少。

因為揍了白揍不說,就連族長和本族大巫都會羞愧,然後被懲罰不得打樁,不得參加狩獵,不得享受最好的食物等等。

反正是禁軍得罪不起。

而王城為了繼續維持禁軍的存在,就必須要透過徵稅來支撐王國的運轉和開銷。

今年入秋之後,一些附屬官衙還會建立,吃白食的人會更多,因此對於稅糧的需求就更大,從六月中旬秋收準備開始,今年繳納稅糧的命令就已經透過議政殿傳達到各部落。

葉現在是王城倉庫主官,帶著從巴族和拱火族招收的幾個精通書寫和計算的少男少女擔任收稅員,每天分散坐車穿梭於各部落之間,將核算需要交納的稅糧資料通報各部落,然後各部落按照要求將曬乾的糧食送到王城糧倉。

於是伴隨著秋收的開始,王城附近各部落就陸續將收穫的糧食運送到王城倉庫繳納。

整個七月間,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幾條王城大道通往倉庫的路上,都是絡繹不絕肩挑背扛推車趕馬運送稅糧的男女。

王城定居點建設三年,這三年之中農田面積幾乎每年都會擴大一倍,糧食產量自然也年年大幅增長。

據開春粗略統計,季蒼河兩岸的農田數量已經達到近兩萬畝。

這麼多農田平均按照三十五斤計算產量,則今年的總糧食收入將達到規模空前的七十萬斤。

這個數量,已經基本滿足王城附近近三千人口一年的糧食消耗。

而王城主要的糧稅徵收物件,也就是這些部落,另外拱火盆地周邊的一些部落也會徵繳不少,其他偏遠部落大部分都會以其他的稅種進行徵收和繳納。

這批稅糧的入庫,將徹底緩解軍營的糧食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