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接受現實(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烏族能夠參加這種重體力勞動的人口就那麼多人,根本無法抽調更多的人手,或者說就算增加人手,則農業生產就會受到極大影響。
徐晨雖然也想過透過外部徵調一部分人參加開採和冶煉,但其他部落發展的甚至還不如烏族,因此想想還是算了。
眼下還是儘量把主要精力放在巴國的整體規劃發展上,將農耕生產和畜牧養殖規模擴大,只有在徹底解決了更多人的溫飽之後,才能騰出手來慢慢發展重工業。
許多事根本就急不來,越急越是混亂。
四月上旬,巴族第一窯彩陶出窯。
原來灰撲撲的土陶經過各種顏色的礦物釉料加工之後,燒製出來的陶器顏色五彩繽紛,器型雖然並沒有任何變化,但美化效果明顯,不僅讓整個巴族男女老少驚喜激動歎為觀止,就連徐晨都感覺大開眼界。
他活了兩輩子,還是第一次真正看到這麼多的彩色陶器。
而且還是在他的指導下製作和生產出來的。
看著從火窯中取出擺滿一地,大大小小數百件顏色混雜琳琅滿目的陶器,巴族人再次開啟了一場熱鬧歡騰的慶祝狂歡。
這種熱鬧的場景在巴族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
大家圍在窯廠的空地上載歌載舞,就像徐晨當初第一次燒製陶器出窯一樣。
只不過數年過去,物是人非。
當初主持慶祝儀式的是母巴,眼下換成了更加老邁的阿母。
部落的女人用顏料幫男人們塗抹在臉上身上,徐晨也一樣,整個人被抹的像個五彩顏料人,然後被一群男女老少高高舉起,就在窯廠的空地上歡騰轉圈,吼吼哈嘿的聲音響徹整個山谷。
彩陶的面世和這場熱鬧歡慶,將母巴去世的哀傷情緒徹底化解,整個部落完全恢復過來。
歡慶結束之後,徐晨帶著一群窯工對這些彩陶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和挑選,捨棄了大部分開裂或者無法形成有效釉質防護層的產品,最終選出幾種合適的顏色和器型,準備開始加大規模製造。
對於經常要加熱煮飯和釀酒醃菜的陶罐陶鍋,以黑釉為主。
陶碗陶杯陶盤陶瓶等小件器物,則以彩釉為主,單色或者多色都可以,如果不嫌麻煩,可以畫一些花鳥蟲魚、文字或者其他想象的裝飾圖桉。
對於這些圖桉,徐晨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
他可以自己單獨畫一些自己喜歡的圖桉和顏色,但他卻不會去幹涉窯工和巴族男女老少自己的創作。
因為這種產生於生產生活中的藝術創造,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一旦引導的太多,便失去了自然的意義。
但無論徐晨如何不想去幹涉,但最終這些圖桉和顏色還是會受到他極大的影響,就像王宮和神殿的壁畫一樣,雖然結局效果和他設計想象的很不一樣,帶有這個時代濃郁的蠻荒審美情趣,但無論如何,在填色過程中所有人又都還是接受了他不少的指點和配色方法,風格和山洞裡面的巖壁畫差異十分明顯。
另外為了讓巴族的彩陶更加具有部落特色,徐晨還專門讓鑄造坊的工匠鑄造了幾個蛇形的巴字銅印,到時候凡是製作好的陶坯底上,都必須蓋上一個蛇形標記,代替此前用刻刀狗爬一樣刻畫的巴氏出品四個字。
彩陶的出現,極大的刺激了巴族人的生產熱情。
以前陶器剛出現的頭幾年,各部落都到巴族搶購陶器,但這幾年隨著其他部落慢慢也開始學會了製作陶器,普通的陶碗陶杯甚至小型的陶罐陶壺陶鍋等都無需來巴族購買,於是巴族的陶器就只剩下了大中型器型,但大中型器型隨著這些年的不斷推廣普及,實際需求度也在不斷減少,因此巴族的製陶產業也一落千丈,變得蕭條不少。
當產品沒有特色的時候,就會陷入價格競爭之中,巴族也是一樣,雖然巴族的陶器比別的部落的確要好不少,但在使用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同樣一個陶碗,巴族的一錢一個,其他部落一錢兩個甚至三個,那些做的醜的一錢四個也賣。
因為陶器燒出來只消耗人工成本,不像狩獵採集看運氣收穫,只要勞動就有產量,賣掉就是錢,若是以前換獸皮或者其他東西,還不太好交易的話,那麼現在有銅錢作為交易中介,只要能用而且夠便宜,必然就能賣掉。
銅錢的出現,既增加了交易的可能性,但同時也造成了更大的競爭,讓交易在變得輕鬆的同時,選擇面也更大,更不容易掌握交易過程。
但彩陶的出現,將徹底改變巴族面對的窘況,會讓製陶業帶來新的變化。
所有巴族人都相信,只要彩陶亮相,其他部落那些灰頭土臉的陶器將再次被打壓下去。
當然,因為兩次燒製會消耗多一倍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還要消耗大量的時間製作釉料塗色上釉,價格肯定也會更高,但因為其他部落無法模彷,很長時間內都將會是巴族獨有的技術和產品,很快會佔領高階市場,哪怕銷量不太高,但也絕對能夠賺到錢。
就像虎皮熊皮狼皮這樣的高階皮貨一樣,哪怕再貴也是有市場的,而且各部落都是當寶貝一樣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