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產業升級(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因此巴族以後也會慢慢形成同根同源的兩個不同群體,雖然會在血緣的傳承下比較親近,但最終還是會分裂成兩個不同的族群。
只是這種分裂,是所有族群都認可和接受,並且也樂意見到的,畢竟這就是原始部落開枝散葉繁衍壯大的過程。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族群和部落之間的關係,慢慢會變成一種大型家族之中的宗族和分支關係,若是族長比較厲害,則還是能夠保持團結,若是族長不能保證公平公正壓不住各族,則就會逐漸分裂成為不同的家族,然後各自傳承發展。
不過徐晨相信,巴族有他這個核心領袖存在,在很長時間內,都會保持比較團結的狀態,至於以後的事,誰也管不了,只能任憑自然發展。
甚至未來的巴國能夠走到哪一步,徐晨都根本無法掌控,他眼下能做的,就是儘量將巴國的所有事情慢慢改革理順,然後讓其變得的更加穩固,發展的更加合理。
故母節祭祀活動結束之後,小女巫帶著群巫先去王城,畢竟來一趟不容易,她們這次還有一些交易和採購任務,同時也都想去看看王城的新變化。
徐晨和葉留下來多呆一段時間,既是為了安撫母巴去世之後族人的情緒,同時也是想留下多陪一下阿母和族人。
母巴的突然去世,讓徐晨有些慚愧和內疚。
不過人已經沒了,再多的內疚也沒有用,只能做一些追憶和補償罷了,更多的還是要讓巴族能夠團結在一起走的更遠,而不能因此產生裂痕和隔閡。
而徐晨自己,就是巴族最好的粘合劑,只要有他在,巴族男女老少都喜歡和他聊天,每天都會比較熱鬧。
巴族這些年在母巴的管理下發展的很不錯,阿母一直都是副手幫忙,因此對於部落的事情處理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徐晨還是非常放心。
不過隨著這兩年的發展重心慢慢遷往拱火盆地之後,巴族的發展變得有些低迷,尤其是在抽調了大量能力出眾的男女和技術人員之後,巴族以前發展紅火的一些產業都幾乎沒了。
眼下除開耕種和蓄養家禽牲畜,巴族的造車、造船、打造石器、燒製石灰磚瓦等幾乎停滯。
唯一剩下的兩個產業是製陶和鑄造。
而製陶眼下也只保留了大型陶器的製作,普通的杯盞碗碟這些器具,基本上都已經不怎麼做了,因為許多部落都已經開始學會了製作這些陶器,唯有大型陶器別的部落還無法跟上。
至於銅器鑄造,雖然一直都是巴族的核心技術,但也抽調部分最好的工匠去了拱火盆地開設新的鑄造工坊,留在巴族的只是滿足烏族胡族木牙族等附近幾個部落的需求,現在巴族鑄造坊主要任務就是鑄錢,只不過錢幣能用來和其他部落交易,需要統一運送到王城,統一歸王國支配,這也使得銅器鑄造實則就是一個消耗大戶,巴族不斷從烏族買銅,從有窮族買錫,從胡族買碳,卻並沒有任何收益。
正是因為各種工業的分散和停滯,導致巴族這兩年人心有些失落。
或許這也是母巴病重去世的一個誘因。
為了改變巴族當前低迷的情緒,也為了加強巴族的內部團結,提振部落發展信心活力。
徐晨這次留下來決定對巴族產業再次改造升級。
首先是他決定在巴族大力發展釀酒業,和木牙族在毛公嶺開展大規模雜果釀酒合作就是其中一部分。
這筆合作巴族每年要向木牙族提供數百個酒罈,另外為了便於果酒的銷售,他還要定製一大批分裝的酒瓶。
為了刺激巴族的財富增長和收入,這些酒罈酒瓶都不能再免費提供,王城會從酒的銷售之中按照正常的陶器價格購買,這些收入都會變成巴族的私有財富,徹底和王城分配清楚。
而且陶器發展了這麼多年,技術已經開始普及,巴族的領先優勢已經消失,也已經沒有了太多的發展空間,因此徐晨決定開始研製更好的陶器,那就是為陶器進行上釉。
純粹的瓷器眼下每沒有必要,一是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遠遠達不到,二是材料和工藝也太過複雜。
土陶發展到眼下,普及程度已經非常高,但土陶因為沒有釉質層防護,長期存放食物會持續透水透氣,特別是酒水和醃製類食物,並不能長期儲存,容易生潮發黴。
但若是在土陶表面增加一層釉質,則就可以完美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