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十多年之後,說不定這些建築還會被推倒重建,砌成磚石結構,規模會更大。

接下來的時間,一群換上了普通粗布麻衣,用麻布裹頭之後的大小女巫,在神殿之中開始正式投入壁畫填色工作之中。

徐晨親自指點了兩天之後,看著一群巫都慢慢熟悉了塗色技巧和簡單的顏色搭配之後,徐晨便把主要精力放在王宮大殿的壁畫繪製上。

王宮屬於他的領地,體現的也是王權,因此壁畫的內容也更加務實,大多是以騎馬、射箭、狩獵、訓練、修路、造船、造車、冶煉、大軍出行、戰鬥等各種以男人為主的場景,皮甲、弓箭、武器、車馬、舟船、旗幟、號角、鼓等元素體現的很多。

這些壁畫很少和山洞之中的大巫傳承巖畫有關,幾乎都是徐晨透過想象憑空創造出來。

同樣是先在陶板上畫好底稿,覺得滿意之後,再用炭條一副一副在白牆上勾勒出來。

因為王宮的面積比神殿更大,因此壁畫規模也更大,大部分是以生產和戰爭訓練圖桉為主,因此看起來更加恢弘大氣。

大殿左側,是以生產建設為主。

右側,是以訓練和戰鬥為主。

而在正中央的牆壁上,繪製的則是一副大軍獵龍的場景。

數十位身穿皮甲的獵人,或騎馬或列陣,手持弓箭長矛盾牌,有人舉著旌旗,有人吹響號角,還有人擂響戰鼓,正在與一條足足佔據了三分之一面牆的巨龍搏鬥。

巨龍身體從地面一直頂到數米高的樓頂,人在龍的面前有若孩童。

恐怖的身體,鋒利的勾爪,巨大的翅膀,兇戾的眼神,尖利的獠牙,口鼻之中還噴出熱氣,牙齒上還流淌著鮮血。

雖然巨龍看起來非常恐怖,但身上卻傷痕累累,不光插著不不少的長矛箭失,到處都在流淌鮮血。

畫面帶有一股濃烈的漫畫色彩,場面看起來充滿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光是這幅圖,徐晨就足足畫了近十天。

就算是還沒塗色,踏進大殿就能感覺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恐怖和慘烈氣息。

而就在徐晨和一群巫早出晚歸在神殿和王宮進行壁畫創作期間,先後去刺叉族和夾族等地收集生漆和油桐籽的隊伍也陸續返回。

有了大木船之後,現在去刺叉族十分方便,特別是順水下去,只需要兩天,回來需要七八天。

在開春用生漆從徐晨這裡換到了一大筆錢之後,刺叉族各部落採割生漆的興趣高漲,七個部落都安排人在當初五鬼族居住地附近搭建木屋和竹屋,加緊採割生漆。

刺叉族眼下還沒有學會大規模的種田,當地環境也不適合種植麥豆等作物,因此他們依舊還是比較原始古老的狩獵和採集生活,但居住環境改變很大,以前那種用樹枝木棍搭建的彷彿河狸窩的巢穴,眼下全都建成了竹屋和木屋,而且大部分都搬到了大湖邊緣。

加上學會製作木筏能夠在河流大湖之中自由來往之後,刺叉族的食物來源突然擴大無數倍,結網捕魚,採集蓮子菱角欠實,以往只能在湖岸灘塗採集的食物,眼下可以深入大湖這些植物生長最為濃密的區域採集,偌大的湖泊,養活區區上千人簡直不要太簡單,根本就無需開墾種田就能生活富足。

最主要的是徐晨教會了刺叉族蓮藕也可以食用之後,大湖生長足有數萬畝的蓮藕,只要想吃,隨時可以吃到撐死。

因此在食物問題解決之後,刺叉族幾乎把所有的多餘人力和時間全都投入到採割生漆上。

加上和徐晨推測的差不多,夏秋之際溫度高,雨水多,植物生長旺盛,生漆產量高,這一次船隊帶回來的生漆足有二十多斤,價值上千錢。

雖然這些錢分配到七個部落之後都不算多,但對於這樣一個十分落後而且一窮二白什麼都需要從巴盟交易購買的族群來說,卻不亞於一筆鉅款,可以讓他們得到陶器銅器鹽等急需的生產生活工具,極大的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而實際上,徐晨讓莫帶領船隊帶去的,大多也都是這些東西,錢幣反而並不多。

眼下有了這二十多斤生漆,滿足壁畫創作已經綽綽有餘。

但讓徐晨略微遺憾的是,油桐籽的採收今年依舊沒有太大的突破,從以夾族為主的幾個部落總共只收集不到三百斤,後面可能陸續還能採收一些,但基本上也就這個樣子了,最終能夠榨出來三四十斤油的樣子,完成這次壁畫創作之後,應該所剩無幾。

而整個王宮建築群還有大量的門窗傢俱需要處理,另外以後建造木船和保養,也需要大量桐油,因此桐油就成了以後發展的一個巨大短板。

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因此徐晨也只能不斷催促提醒更多的部落加緊栽種油桐,甚至這次他還特意留下了十多斤飽滿的油桐籽,讓人播種在王城附近一片專門的空地之中,等到出苗之後到時候移栽到王城大道兩邊,既能當觀賞樹木,也能當經濟作物。

有了這批生漆和桐油之後,徐晨又大規模的調配一批彩色油漆,每天帶著古和舉等一群工匠,開始對王宮大殿的壁畫進行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