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眼下再讓巴族人回去住山洞過茹毛飲血的生活一樣,所有人都無法接受,整個部落會瞬間崩潰。

烏族小女巫是本次故母節第一個到達的外族大巫。

幾年過去變化也很大,除開身材相貌和大巫姐姐依舊一模一樣之外,人變得成熟穩重了許多,不像以前一樣來了巴族就扛著一根權杖風風火火的追著徐晨到處跑,如今也已經承擔起一個巫該有的責任,把數百人的烏族管理的井井有條,所有族人都對她十分敬重和擁護。

而小女巫妹妹和姐姐一樣,對徐晨的尊重沒有絲毫改變,反而是更加恭敬,只是年紀大了,懂得更多的男女之事,也不再向以前一樣親密,而是很期期艾艾的扭捏送了徐晨一籃子熟鴨蛋。

於是在故母節開始的這幾天,徐晨每天便以鴨蛋度日。

三月天氣,已經春暮,天氣一日比一日炎熱,已經漸漸有了一絲盛夏氣息。

而眼下,也正是野鳥下蛋的旺季。

巴族三百多隻鴨子,每天要下蛋近百個。

這些蛋若是不趕緊吃就要醃起來,不然就會壞掉。

熟鴨蛋壞的尤其快,因此徐晨不得不在小女巫妹妹每天羞澀期盼的監督眼神下,瘋狂吞噬鴨蛋。

巴盟之後到達的不是拱火盆地的部落,反而是羽公族,他們的大巫是乘坐徐晨送的十五座木船而來,還帶著二十多張木筏組成的參會隊伍。

再後面才是拱火族龐大的隊伍,數十個部落加起來,上千人在拱火族小女巫的帶領下乘車走路,浩浩蕩蕩沿著巴拱大道而來,一路旌旗招展,號角齊鳴,氣勢熱鬧宏大無比。

其中最為令人矚目也最讓許多人好奇的,自然是刺叉族和他們的女巫。

刺叉族,是巴盟征服的第六個大型群族,擁有七個部落,人口超過一千五百人,他們因為距離拱火盆地比較遠,而且來往不方便,因此巴盟部落對他們的瞭解最少。

不過去年刺叉族也安排兩百餘人遷居拱火族之後,這種交流日益密切,在徐晨的關心和照顧下,如今刺叉族在拱火盆地已經站穩腳跟,建房種田紡紗織布都學習的比較快。

而在見過拱火盆地的繁華熱鬧之後,刺叉族人對巴族山谷的情形倒也見怪不怪,除開大部分人都還穿著簡陋的皮草看起來有些突兀之外,和其他部落也相處的比較融洽。

緊隨拱火盆地的聯合大部隊之後,就是皮族的參會隊伍,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自然是已經升級為巫母的皮族女巫了,一身乾淨整齊的白色大巫衣裙,懷裡還抱著一個穿著麻布衣服的小男孩兒,滿身透露出成熟和慈愛的母性光輝。

看見自己的兒子,徐晨自然是把一切工作都丟到腦後,迫不及待的就把子龍接過來,然後笑的合不攏嘴的扛在肩膀上到處顯擺去了。

幾個月沒見,子龍已經長的看起來虎頭虎腦,在充足的奶水和營養下,竟然看起來並沒有太多常見的嬰兒的模樣,反而是面板光潔細嫩,除開依舊還是比較黑之外,幾乎看不到太多野蠻人的痕跡,有一種徐晨熟悉的正常人類幼崽的模樣。

看著自己這個與眾不同的兒子,徐晨作為老爹還是喜不自勝。

雖然不能說這就是自己兒子,但他每天都在惦記和關心,只不過山高路遠,他也沒辦法跑去看幾眼,這一別四個多月,再見小家已經能爬了。

在這個原始蠻荒的時代,嬰兒的生長速度要比穿越前的人類快的多。

一般五個月左右就能開始爬,最多一歲前後就能開始走路,發育早的八九個月就開始學習走路,一歲就已經能夠跌跌撞撞跟著兩三歲的孩子到處跑了。

巴族的孩子表現的尤其明顯,大部分在一歲之前就已經學會走路。

原因徐晨分析過。

一是這個時代氣溫高氧氣含量高,所有動植物都長得比較快比較高大,因此人類一樣長得比較快。

二是原始人類為了生存,必須儘早發育成熟,因此各種發育階段都被大大縮短,這是一個適應性的變化。實則根據人類發展程序來看,人類體質一直都在不斷退化,身體發育速度變的越來越緩慢,但智力發育會越來越早。

後世人類普遍能活七八十歲,平均壽命都能達到這個地步,但在眼下,普通人的壽命也就三四十歲,平均壽命不到二十,若是人類發育不及時的話,就趕不上更迭的速度,因此嬰幼兒自然也就跟著長得比較急,兩歲到處跑,五歲就開始幹活兒,七八歲就已經算是半大勞動力,十歲之後就必須開始學習採集狩獵等重體力勞動,十二三歲就已經是成年人,正式成為部落的勞動主力,男人開始狩獵,女人開始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