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突襲毛吞族(第2/2頁)
章節報錯
毛吞族長猛然身體一抖,突然想起一件事。
那就是上次去羽公族參加部落聚會的時候,聽說了一件奇怪而恐怖的事。
當時羽公族的大巫和她們這些族長說起過一件事,說是羽公族的獵人在河對岸發現了一個奇怪的部落,兩邊還隔河招手打過招呼,當時,對方就舉著高高的奇怪的東西在風中飄揚,而且還有能夠發出巨大響聲的東西,把獵人們都嚇壞了,還以為對方帶著吃人的妖怪猛獸。
前後印證的話,那麼這些人說不定就是從河對岸過來的。
但不應該啊?
那群人在羽公族附近的河對面,怎麼會差幾天的路程,又從上游的拉族過來呢?
難道,河對岸還有另一群更加強大的部落,都是他們這種裝束?
他們這麼多人又是怎麼過來的?
難道他們會飛嗎?
稍微多想一下,毛吞族長頓時覺得渾身汗毛倒豎,後背涼颼颼的,蹲在地上不停的劇烈哆嗦。
徐晨自然不知道他在綜合資訊推斷附近情況的時候,毛吞族的人也同樣在推測他們的來歷,而且竟然還都推測的八九不離十。
“準備筆墨!”
徐晨用手在白布上用手拃量距離的同時吩咐。
“好嘎!”
舉趕緊又去翻揹簍,很快拿出來一個獸皮口袋,從裡面掏出來一塊黑乎乎的東西和一支毛扎扎的毛筆,接著又從揹簍裡面拿出來一個黑乎乎的陶碗,將墨塊丟在碗裡,加了一點兒熱水之後,用一根黑乎乎的木棒在碗裡輕輕搗杵起來。
墨塊就是用石墨加一些亂七八糟的樹膠搗制曬乾而成的,至於毛筆,就是用羊毛狼毛兔毛等亂七八糟的毛胡亂捆紮在木棍上做成的。
這些東西粗陋簡單,是徐晨利用空閒慢慢製作出來書寫用的,用處不大,因為整個部落也就他和小女巫、葉三人會認字寫字,一群孩子平日都是用炭條和陶板。
出門探路,完善地圖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
徐晨本以為要過好幾天才用得上,沒想到這才出門兩天,世界便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局面。
竟然一口氣發現了三個部落。
這說明這一帶的的確適合這個時代的原始部落穴居生存。
山不太高,河不太大,有山洞可居,採集狩獵都很合適,也符合人類從山區往平原過度的進化歷程。
到了新石器時代,人類學會了建造房屋之後,會進一步往更加平坦的區域發展,開始農耕畜牧和紡織冶煉加工,人類徹底擺脫原始蠻荒,步入真正的文明時期。
眼下,正是這個中間過渡時期。
不過若是沒有徐晨這個掛逼出現的話,這個過渡將會非常之漫長,需要數千甚至數萬年時間才會完成。
眼前這幅圖,是他上次到拱火族舉行傳承大會之後回去畫的,以烏龍江為界,北岸從巴族到拱火平原這一帶的族群分佈和大致的山勢河流都標註了上去。
以烏龍江為主幹流,巴水、烏水、胡水、木牙河、季蒼河等幾條大小河流構成一個區域水系,以銅礦山和拱火盆地為兩大標誌地,形成了一副還算詳細的區域地形圖。
後來開春之後的故母節和不久前的巫主大會,徐晨又分別和拱火聯盟的一些部落做過一些瞭解和交流,補充了拱火聯盟七八個部落的分佈情況,但只是簡單根據路程距離推算之後標註了部落的大致方向和位置,並沒有當地的山川地貌。
而在烏龍江南岸,幾乎完全是一片空白,只是在巴族對岸狩獵比賽的場地標註了野狼灘三個字,並且還打了一個弓箭符號的標誌。
“筆給我!”
用手來回順著烏龍江拃量了幾次之後,徐晨伸手,舉趕緊就將毛筆遞在他手上,並且還把加水磨好的墨汁也舉起來。
徐晨用毛筆添墨之後,略為沉思片刻,在烏族和拱火族中間位置的河流南岸,畫出一道河流的痕跡,標註為拉水。
然後寥寥幾筆勾勒出從拉族到毛吞族之間的幾道南北或者東西交錯的山嶺。
接著又畫出半截河流,標註為毛吞河。
最後還用三角尖標註出來兩個部落的位置,分別寫上拉族和毛吞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