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美食衝擊(第1/2頁)
章節報錯
石磨的出現,包子的面世,似乎突然一下就為部落男女老少開啟了一扇通往神奇美食的大門。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徐晨每天都在指導一群女人男人磨面磨豆漿,除開製作簡單常見的包子饅頭之外,還學習製作手擀麵、刀削麵、餃子、煎餅、菜餅、烤餅等各種麵食。
當然,他還試著製作了幾次豆腐,但並不十分成功,不知道是因為野豆品種原因,還是因為石膏或者其他原因,終歸是做出來的豆腐凝固度並不高,就像蒸蛋一樣軟嫩無法成型,雖然如此,這種帶有濃烈豆香味且軟嫩香滑的食物,還是讓所有族人驚喜不已,特別是一群正在帶孩子的女人,更是激動無比。
這種被徐晨叫做豆腐腦的食物和蒸蛋一樣美味,但無比實惠,磨一盆豆子,可以做幾大盆,足夠所有孩子吃飽,再加上軟滑可口的麵食,孩子們斷奶後的食物就變得十分充足起來。
因此徐晨的豆腐和豆腐乾豆皮等豆製品雖然沒有成功,但卻也讓所有的族人感受到了除開麥子之外,並不愛吃的豆類也獲得了所有人的喜歡和好評。
豆漿好喝,豆腐腦好吃,豆渣也能做成蔥香豆渣餅,烤熟之後香噴噴讓所有人讚不絕口。
另外徐晨為了徹底解決嬰幼兒食物的問題,還讓人將麥豆和一些雜糧炒熟之後,用石磨磨成粉做成雜糧炒麵裝在陶罐之中,當做日常主食。
這種炒麵食用非常方便,只需放少許鹽,加開水攪拌成米湖,就是一碗濃香可口的食物。
這種簡單方便的食物極大的緩解了孩子們每天少食多餐的習慣,讓一群負責照顧孩子的女人們輕鬆了無數倍。
而炒麵實則也可以當做出門在外的乾糧,裝在皮口袋之中隨身攜帶,幹吃也行,煮水攪拌也行,比上次征服皮族時候用開水沖泡雜糧烤餅和肉乾還要簡單方便。
三月,正是野菜瘋狂生長的時節,部落的女人每天忙碌採集製作更多的醃菜鹽菜酸菜之外,還能用這些鮮嫩的野菜製作出來無數種美味的麵食。
包子、菜餅、餃子、菜湯麵,蔬菜面等等。
面對這些美味誘惑,麵食很快成為了部落最受歡迎的食物,而各種麵食也成為了最近部落最熱門的話題。
嬰幼兒喜歡吃麵湖。
小孩子喜歡吃香酥烤餅。
男人們喜歡吃大個兒的包子饅頭。
女人們喜歡餃子湯麵。
年長的則更喜歡軟滑的麵條。
其實大部分人什麼都喜歡吃。
而徐晨則喜歡吃鴨蛋煎餅。
豆麵加蔥末攪拌成湖,平底小銅鍋之中用豬油滑一下,然後小火上鍋攤成薄餅,再打上一個鴨蛋,兩面煎熟之後撒上一些醃酸菜粒,再加上幾片鮮嫩的刺瓜和一些洗乾淨的野菜,卷在一起就是一道無與倫比的美味。
相比較麵食無法發酵蒸出來的包子饅頭比較死板的口感,這種鴨蛋煎餅和後世的街邊小吃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區別,甚至滋味更加原始自然,帶有一股無法描述的特殊香味。
不過為了吃到這鴨蛋煎餅,徐晨還是費了一些功夫,專門讓鑄造工坊用含錫量比較高的青銅鑄造了幾口平底鍋,既可以煎蛋煎餅,還能煎各種魚肉。
其實鑄造工坊已經能夠鑄造各種銅鍋甚至是炒鍋,奈何油料太少,不說植物油,眼下動物油都處於稀缺狀態,全族老少接近兩百人,若真的全部改成炒菜,只怕再多的油都不夠吃,去年冬天殺的兩頭豬熬煉的一陶罐豬油,扣扣索索的用著,到眼下也基本上見底了。
就算徐晨想吃都只能望洋興嘆。
在這個物資奇缺的年代,想要飽餐美食註定是不可能。
就算是他可以發明一切,但卻無法發明出油料作物來。
無論是飼養動物還是栽培植物性油料作物,都是一個極其漫長而辛勞的過程,容不得半點兒投機取巧。
不過到了眼下,為了自己能夠吃到更加習慣的食物,看來還是要努力尋找一種經濟型的油料植物才行。
並非一定要是油菜和芝麻,按照眼下溫暖溼潤的氣候來看,一定會有其他可供食用的油料植物,比如一些含油量高的野草或者野果。
後世還有茶油、橄欖油、棕櫚油、椰子油、核桃油、花生油等等。
徐晨敢相信眼下各種油料作物應該更多,就像夾族附近有大量的油桐一樣,這些油料作物,只分能不能吃而已。
能吃的自然可以用來做菜,不能吃的也可以用來作為工業材料。
……
時間轉眼而過。
就在巴族忙忙碌碌採集野菜大量製作酸醃菜,而且每天都沉浸在製作各種美味麵食當中的時候,故母節也如期而臨。
在距離故母節前三天,季族、蒼族、木牙族、胡族、烏族在同一天竟然都趕來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