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共同致富(第1/2頁)
章節報錯
按照徐晨的計劃,烏族只要安排一部分人脫產採掘和冶煉,銅的產量就會更高,以後就能從別的部落換到所需的一切生產生活資源。
在如此強大的利益誘惑下,一大群烏族首領聚在一起開始爭吵起來。
銅礦是整個烏族的,雖然以前將採礦和冶煉分成了兩部分,但利益還是屬於整個部落,眼下要擴大采掘冶煉規模,那麼採掘、運輸、冶煉、砍柴的人也要相應增加,這是一個整體擴張,絕對不是說只是安排一部分搬進去住的問題。
各家族經過一年多的磨合之後,好不容易將採掘和冶煉加工的人數都安排清楚,眼下突然又進行調整,而且以後這些人都將脫離耕種狩獵採集專門採礦冶煉,會導致各家族的人員結構發生極大的變化。
另外,參與採礦冶煉的人數越多,自然自己家族對利益的分配權也就越大。
而徐晨提出的銅換食物的條件,各家族也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以前就算不脫產,實際上這些人的食物也都是各家族自己提供,眼下變成一種變相的購買交易,那麼提供食物也會為家族增加財富。
也就是說,其實除了規模擴大之外並沒有什麼本質的變化,只是從一個口袋掏到另一個口袋而已。
更或者說,只是換了一種說法。
最多就是吃白食的多了之後,自己部落可能供應不上需要向別的部落交換。
這也是烏族所有家族對徐晨這個方案沒有絲毫排斥的原因。
至於如何交換,交換的代價是什麼,那就是巫王陛下需要解決的問題了,他們只負責幫忙採礦鍊銅,若是食物供應不上,那便只有減小規模。
反正銅礦在烏族,冶煉多少也都是烏族的事。
聽著一群中老年婦女吵吵嚷嚷,徐晨聽的是臉皮抽搐。
但為了儘快將這件事安排妥當,不能拖延太久,因此安撫一群人安靜下來,然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採掘冶煉固然可以增加財富分配,但實際上提供糧食也一樣能夠從中獲得財富分配,那麼力氣大憨厚老實的就去挖礦,頭腦靈活體力不太好的,可以去參加冶煉,而那些年輕力壯身手敏捷的,可以去打獵為冶煉廠和礦場提供食物。
人盡其力,物盡其用,反正只要努力勞動,都會從中獲益。
徐晨解釋一通之後,一群家族首領這才都醒悟過來,實際上吵來吵去,最終這些工作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若是烏族無法滿足冶煉廠和礦場的食物需求的話,還可以從外部引入,這實際上也是在為烏族減少壓力。
而烏族的目標就是在食物能夠得到滿足的前提下,用最大的努力去冶煉最多的銅,徐晨表示自己並不要求礦場和冶煉廠的人餓著肚子幹活兒。
於是一群首領都沒什麼爭吵的興趣了,有小女巫妹妹和族長調解,有徐晨在旁邊給予一些指導,很快各家族再次達成一個內部協議,準備儘快按照徐晨的要求擴大采礦和冶煉的規模。
搞定這件事之後,徐晨看看天色尚早,決定去一趟下游不遠的胡族。
從烏族到胡族有二十里左右,沿著河灘和山腳交界的荊棘樹叢穿行,雖然通行有些困難,但速度也並不算慢,前後不過大半個小時就到了胡族。
“騎馬果然就是快!”
當進入胡族棲息的山谷,看到太陽還沒落山,徐晨忍不住感嘆一句。
若是沒有馬,從巴族到胡族,足足需要走上一整天,路上還不能休息,但如今有了馬之後,他早上從巴族出發,到烏族呆了四五個小時,不過一頓飯就又跑到胡族,這種交通速度以前完全無法想象。
胡族只有六七十人,和三年前的巴族差不多,增加的人口是這兩年從拱火族和恰族掠奪來的女人。
相比於巴族和雷族的擴充套件速遞,胡族近乎於原地踏步。
不過這才是大部分部落正常的人口增長速度。
實際上從整體來說,巴族雷族的人口增長屬於投機取巧,他們多了,自然其他被掠奪的部落人口就少了,此消彼長人口總數並沒有變化。
最終人口數量的增長,還是靠自然繁衍,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
唯一能夠加快人口數量的方法,那就是擁有足夠的食物,改善生活習慣和環境衛生,增加出生率和成活率。
只要各部落能夠保持現在的發展勢頭,一輪嬰兒潮下來,再過十五年二十年,人口數量自然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至少從巴族可以看到這種良好的勢頭,這三年多時間,部落竟然出生了近三十個嬰兒,而且成活率相當高。
隨著生活的富足和生存環境的改善,再加上大量掠奪來的年輕女人,不需要十五年,估計十年之後,巴族人口就會突破三百,比現在翻一倍。
其他部落眼下同樣如此,也都在經歷一場嬰兒出生高峰,而且這才剛剛開始,還不是峰值時期,只不過各部落情況不同,人口基數不同,年輕男女比例不同,導致誕生的嬰兒數量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