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新型財富(第1/2頁)
章節報錯
剩下的半天,就是附帶的交易和交流時間。
交易自然是擺攤,各部落都把自己帶來的各種財貨鋪在獸皮草地上,密密麻麻擺滿半個河灘。
這些商品大多還是以傳統的獸皮、獸角、骨牙、錦羽、寶石等為主,但藤盾、簡陋的皮甲、皮靴、皮口袋、漁網、麻布甚至簡陋的弓箭等大量出現,幾乎每個部落都會或多或少的擺放一些用於交易。
但最熱鬧最大氣的,無疑還是巴族的攤位。
就在窯廠門前,用木頭搭建了一個長條形的展臺,上面鋪著獸皮,擺放著大大小小的青銅斧頭、柴刀、匕首、鋸、錘、菜刀、剔骨刀、手刀、刨子、剪刀、銅錐、銅鉤等各種工具和武器。
旁邊的木架上,還掛著一排長矛、鋤頭、鎬頭、釘耙、腰刀、朴刀、大劍等大型的青銅器具,地上還擺放著幾架安裝了青銅犁頭的木犁和獨輪車。
這些青銅器具全都打磨的金光燦燦,整個展臺看起來金光四射令人眼花繚亂。
而展臺四周,自然是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各部落的男女老少,喧譁叫嚷著不斷擁擠進來,想要一觀這些神奇的金屬器具。
這些東西,許多人這幾天都已經見過,但還有不少也是第一次出現。
但無論是斧頭鋤頭柴刀菜刀這些日常生活用具,還是刀劍長矛等武器,對於男女老少來說都擁有絕大的吸引力,因此圍觀者幾乎人人都眼冒金光口水四溢。
尤其是一群身高體壯的精壯人,更是拿著各種到件武器和長矛,一個個口水如同泉水噴湧,止都止不住。
另外還有許多成熟穩重的人,則對於手刀、剔骨刀、匕首這樣的小巧刀具愛不釋手,拿起一樣撫摸觀察久久不願意放下。
這些造型各異的金色武器,看每一樣都想要。
但實則每一樣都要不起,只能流口水看看而已。
一把七八斤重的雙手大斧,需要至少十張上好的獸皮才能交換。
一把長矛,同樣也需要五張上好的獸皮。
所謂上好獸皮,基本等同於大小合適、皮毛厚實柔軟,具有相當的禦寒價值,首選以狼皮、豹皮、狐狸皮為主,至於熊皮和虎皮這類頂級勐獸的皮,則可以以一當十,若是能夠弄到一張成年皮貨,直接就能換一把最重的刀斧。
不過以前用處不大的牛皮野豬皮眼下也被納入了優質皮貨行列,因為這些粗硬的獸皮可以製作盔甲、馬鞍、口袋等防具用品,用處也越來越大。
但這些優質皮貨無論哪一種都不好弄,大中型部落一年可能能夠弄到一二十張,小型部落一年三五張就頂天了。
因此對於所有部落來說,用皮貨交換障礙很大,基本不可能得到滿足,最多能夠交換一些小型的刀斧工具。
不過除開獸皮,這些東西還能用其他高價值物品進行折換。
比如烏族,就可以用他們冶煉的銅錠進行交易,十斤銅可以置換一把一斤左右的青銅器。
而烏族在寒冬時節,每個月最高可以冶煉五百餘斤銅,一個月下來就能交換到大大小小數十件銅器,一年哪怕只冶煉四個月,也能置換到至少上百件的工具和武器,幾年下來整個部落就有了充足的金屬器具。
銅器刀斧的大量應用,變相的又會促進挖掘礦石和伐木的速度,提高生產效率,銅的產量又會更進一步的提高。
另外五鬼族、蒙族和有窮族這三個有礦的部落,同樣可以用自己掌控的礦產用來交換青銅器,各自雖然交換比例不同,但只要努力採掘冶煉,也足夠保證他們能夠快速獲得大量青銅器具,讓部落的生產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便是家裡有礦的好處。
獸皮這種原始低階的財富,眼下在徐晨眼中已經不太重要了。
因為隨著青銅武器和弓箭、馬匹的投入使用,狩收穫將會極大提高,獸皮的價值也在慢慢降低。
而各種金屬、鹽、布、制器,將會逐步取代這些原始財富,成為代表部族實力的新型財富。
有礦的自然靠礦發財,沒礦的自然只能靠耕種、紡織、畜牧和製造等其他行業發展。
雖然這些各有側重,但在徐晨眼中卻並無差別。
說到底,糧食永遠都是人類生存的核心財富。
這些有礦的部落可能會在開始發展很快,但糧食危機永遠都存在,他們不得不努力挖礦冶煉用於交換更多生活生產用品,比如糧食、布料、陶器、農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