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徐晨沒有責怪,但許多人在戀戀不忘的同時,都還十分內疚。

甚至部落的獵人屢次都還想在抓幾頭小郎回來餵養,可惜再也沒有當初那麼好的機會了。

隨著巴族的壯大,和烏族的來往日間密切,從巴族到烏族這數十里路區域竟然很少再能遇到群居的野狼。

大院裡面,一大群人正圍在一起,一群孩子吵吵鬧鬧擠在大人的腿縫之中,一群猴子也在四周上躥下跳,還有的跳到一些成年男人的頭上肩上吱吱叫嚷。

人群中間,徐晨正和幾個木工把一個車輪子往車架上安裝。

斧頭叮叮噹噹的敲打,幾個人忙的是不亦樂乎,而圍觀的人,也都看的津津有味甚至充滿期待。

為了打造這輛車,徐晨幾乎前後忙碌了一個月時間。

車架早就製造好了,唯獨車輪耗費了近二十天的時間,一群人先後製作了五個車輪,最終這一個算是成功。

不過就算這個成功的車輪,和徐晨最開始畫出來的圖也差別甚大。

最開始他畫的車輪,就和後世的車輪差不多,外面有輪圈,中間是條條分明的輻條,中間是輪轂和輪軸。

但眼下做出來的這個輪子,卻是一整塊圓盤形狀,輻條已經看不見了,被縱橫交錯的木條和木板完全遮蓋起來,裡三層外三層疊成了一個鍋蓋狀。

因為輻條和輪轂輪圈之間結構不穩定,又沒有膠水粘接牢固,因此徐晨只能投機取巧,採用了加厚方式固定輪轂和輪圈。

外面的木板和木條都是用手鑽鑽出來兩邊通透的圓孔,然後往裡面打入幾圈木釘進行加固。

如此以來輪子倒是做出來了,也十分穩固,就是看起來特別厚,粗笨無比。

不過無論如何粗笨醜陋,但對於徐晨來說,終於也算是成功了。

輪轂中央的圓孔之中,嵌入了一枚直徑十厘米厚約兩厘米的銅環,車軸是一根半尺長的硬木,粗約八厘米,中間也套上了一枚細一些的銅環。

這兩枚銅環是徐晨專門設計好澆鑄出來的,剛好可以套在一起,雖然略有些間隙,但套在一起轉動起來還是比較靈活。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敲打之後,眼下這個加加厚的木輪子,終於安裝到了獨輪車的車架上。

“好了!”

徐晨最後檢查一下,用手撥動木輪,在數十人的圍觀下,果然慢慢轉動了幾下。

徐晨臉皮忍不住抽抽了幾下。

輪子太沉太重,轉起來並不十分流暢。

不過好訊息是它真的能轉。

“我試試嘎!”

幾個木匠和一群圍觀的男人都忍不住爭先恐後的上前轉動輪子,於是在輪子的轉動之中,一群人忍不住興奮的喧譁躁動起來。

就連小女巫也都忍不住上去扒拉了兩下,臉上露出了激動幸福的笑容。

真不容易啊!

這東西看著不大,結構似乎也並不十分複雜,但無所不能的巫王陛下竟然前後足足用了一個月時間,這算是他用時最長的一次發明創造了。

要知道平日徐晨搞創新發明,一般也就一兩天,去年製造木犁用時比較長,但前後也就用了七八天時間。

由此可見,這東西肯定用途不一般。

不然徐晨不會為此耗費這麼長的時間。

但這樣一個東西,如何讓馬拉著跑呢?

而且還能馱貨拉人?貨該怎麼放?

人該怎麼坐?

不光小女巫激動之餘滿心不解,圍觀的一群男女老少同樣滿頭霧水。

因為獨輪車是徐晨後來修改創意之後的產物,別人只以為這東西和馬車是一個東西,但實際上徐晨卻早已偷樑換柱,汽車變成了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