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歸途(第1/2頁)
章節報錯
……
十一月的烏龍江,在一年中最為寧靜平緩。
但所謂順風順水好行船,徐晨等人出門的確順風順水,吹著西北風,正好往東南走。
但這趟歸途,堪稱艱難,因為剛好逆風逆水,可以藉助風力的機會很少,大部分行程只能靠人力划槳,每天前行不過數十里,比腳力也快不了多少。
好在這段行程幾乎都在烏龍江中下游,河流平緩,並沒有激流險灘,因此一路行來,倒也沒有遇上太大的麻煩,只是天氣一日冷過一日,掉進河裡之後凍的難受。
接連近十天不停的逆行之後,他們回到了刺叉族附近的大湖出口位置。
但他們也並沒有在這裡停留,而是一路繼續逆流而上。
前一段路程,因為儲存的上千斤牛肉支撐,所以很少停下來專門打獵,但隨著牛肉消耗完畢,餘下的路就走的更慢了,每天只能行船大半天,剩下的時間要用來打獵補充食物,於是沿途停停停走走,又用了近半個月時間,才到達夾族附近的河口。
算算時間,眼下已經十一月底,再過三天就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十二月了。
到了這裡,所有人終於是長長的鬆了口氣,把竹筏拖到岸上之後,決定先去夾族修整一天。
對於徐晨等人的迴歸,夾族人喜出望外的同時,也同樣放下了心底一大塊石頭。
從徐晨當日從夾族離開去了五鬼族之後,轉眼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最新的訊息還是一個月前他們在五鬼族幫忙殺死了五頭鬼臉惡魔,另外安排人送了一大群五鬼族人去拱火盆地,然後就毫無音訊。
雖然夾族和巴族隔的很遠,但去過巴族的人都對巴族十分仰慕,那裡不光有各種先進技術,有大院糧田和池塘窯廠,還有大巫和始母神廟,
夾族想要發展,離不開巴族的指導。
而他們大量急需的陶器,也只有巴族才有。
而且徐晨上次離開前剛剛才給他們指點了一條生財之路,最近他們正在大規模的在附近山上挖坑栽油桐樹,等著將來靠這些油桐發財。
若是徐晨掛了,這些努力白費不說,只怕以後家族失去了大巫的引領和故母神的眷顧,會再次回到以前那種千百年飢寒交迫的模樣。
好在提心吊膽的期盼中,徐晨等人還是毫髮無損的回來了。
而且,他們還帶來了更多震撼人心的訊息。
往東翻山越嶺走八天之後是一座巨大的湖泊,附近生活著五鬼族以前的鄰居部落刺叉族。
刺叉族附近有很多竹子,製作竹筏又輕浮力又大,比木筏好得多,他們與刺叉族周旋兩三天之後乘坐竹筏從大湖離開。
順烏龍江繼續向下,有巨大的平原,比拱火盆地大無數倍,簡直一眼望不到邊。
穿過這片衝擊平原繼續往下數百里,是另外一條比烏龍江大十倍還不止的更大的河流,在那裡,他們遇到了長牙長鼻的巨獸猛獁象,還遇到了正在獵殺野獸群的陌生部落,不過因為生活習慣和語言幾乎已經完全無法交流,因此也沒有正面接觸就直接離開了。
麻布地圖上,烏龍江中下游已經幾乎標註完整,然後最下游出現了另一條由西向東的大河。
篝火上架著烤肉,陶罐陶鍋之中煮著雜糧肉粥和骨湯,咕咕嘟嘟香氣瀰漫,夾族男女老少卻都沒有多少心思關注食物,而是都圍聚在徐晨身邊,聽他指著攤開的地圖上,大聲講述這次探明的地方和一些有趣或者危險的經過。
這是一個資訊極度閉塞的時代,其他部落的訊息幾乎為零。
封閉的環境既造就了不同部落之間越來越大的差異,但也讓所有部落充滿了對外交流的渴望,因為只有透過交流互補和通婚,部落才能長久繁衍生息下去。
雖然認識和接觸陌生部落帶有很大的危險性,但這卻是部落發展必不可少的過程。
沒有哪個部落能夠自我隔離封閉生存,因為所有這樣的部落最終都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消亡。
就好比五鬼族,他們自我隔離的下場,就是人種的加速退化。
因此就算是面對戰爭,部落之間的交流依舊會是主題。
而透過戰爭,一些強大的部落才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巴族打破了以往所有部落之間傳統的戰爭模式,將驅逐和掠奪變成了征服和聚攏人口。
但無論是被征服的拱火族還是羽公族甚至是五鬼族,都在這種征服模式中得到了極大的好處。
雖然他們短時間的失去了部分人口和財富,但輸送出去的人口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帶回大量的先進技術,帶領部落快速發展。
而徐晨這次帶著大量獵人主動遠距離的探索,也為所有聯盟部落開啟了一扇從未有過的窗戶,讓他們看到了外界千百里之外的風景和其他人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