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幾次下來,他還是大有收穫,實驗出了好幾種能吃而且十分美味的蘑菇。

忙碌而悠閒的時光過得很快,眨眼就到了參加故母節的時間。

上弦半月之後,母巴帶著一大群年輕力壯的男女再次出發去烏族。

徐晨照樣跟著隨行,不過這次葉也跟著一起,古和舉倒是留在家照顧巡邏農田。

這次去主要是女人為主,連帶葉在內,去了十一個,年輕些的,沒有懷孕奶娃的,基本上都跟著去了。

男人則只有風帶領的四個男人,未成年的只有徐晨一個,剩下的全都呆在家裡打獵幹活兒照顧家庭。

這個組合讓徐晨有些膽戰心驚。

若是遇到其他部落的搶劫,巴族幾乎會有滅頂之災。

不過這又是眼下最優的組合了,若是帶走更多男人,部落將會出現食物危機。

眼下青黃不接,部落幾乎沒有任何餘糧,少了一群年輕力壯的女人採集野菜,就只能靠男人每天捕魚打獵才能維持生活,因此留守部落的男人就需要的更多。

故母節雖然不以交易為主,但交易歷來都是部落聚會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這次巴族還是帶上了不少陶器和麻布。

但到底換什麼卻有些迷茫。

部落眼下不缺衣服,去年換的獸皮加上自己部落的積累積累,再加上不斷增加的麻布,四季的衣服已經足夠。

精美的鳥羽雖然也很貴重,但畢竟用處有限,只是為了裝飾而已,再加上風帶著一群獵手冬天也獵殺了不少野鳥,弄到不少漂亮羽毛,根本就不需要從外族交換。

至於其他的獸牙獸角琥珀黃金等看著貴重實則又毫無價值的東西,徐晨覺得換回來沒有狗幾把用。

因此他覺得這次置換的主要目標是有用的金屬礦石,而且是銅礦石、鉛礦石和錫礦石等最好。

在眼下依靠燒柴草的低溫加工階段,選擇冶煉青銅器是最好的方案,至於冶鐵太過麻煩了,就算是找到鐵礦,他也沒辦法搞出鐵來,畢竟條件不允許。

當然,若是找到煤另說。

但按照眼下這山勢交錯,流水充沛的地形條件來說,這附近應該沒有煤礦的生成條件。

因為煤是數億年前大型地質變化的產物,一般在古代要求是低窪海床或者盆地狀態,大量含碳有機物富集之後經過高溫高壓慢慢形成的,因此煤礦一般都在平原地區,像眼下這片都是大山的地形,都是造山運動從地下隆起之後形成的,沒有煤形成的基礎。

不過這種劇烈的造山運動會產生各種金屬礦。

因此附近有黃金和銅礦不奇怪。

除開這些用得上的礦石之外,另外徐晨心心念唸的便是食鹽。

不過從他和四周一些部落的來往交流看來,這個希望很渺茫。

一路去烏族的路上,徐晨都在不停的盤算這次到底能夠交換些什麼回來。

實際上經過上次巫主大會之後,他已經對這種交流不報什麼希望了。

至於見世面,這種加起來還不夠一個小鎮人口規模的集會,對他這種見過大世面的穿越者來說,實際上也已經沒什麼吸引力。

因此這次他就是抱著旅遊的心態出門。

看看原始人如何祭祀先祖和通婚。

從秋到春,眨眼已經過去近五個月。

河谷內草木遮天蔽日,除開一群獵人每天出谷的小路,其他地方几乎無法下腳通行,沿途草叢荊棘樹林之中,到處都是淅淅索索的蟲蛇鳥獸跑動攀爬的聲音。

而山谷之外的大河兩岸,更是鬱鬱蔥蔥。

大河奔流浩浩蕩蕩,小河與大河交匯的河口萬鳥雲集,群起群落遮天蔽日,寬闊的河灘上,成群的野獸在悠閒覓食,剛剛出生的小獸夾雜在獸群之中來回奔跑。

天高地闊萬物競發,一派野蠻原始生態模樣。

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就成了路。

不過可惜,從巴族到烏族的路程雖然不遠,但走的人卻少的可憐。

因此也談不上有路,一群人踩著齊腰深的野草,一路不斷驅趕蟲蛇提防野獸,因此比上次行走的更加艱難緩慢,足足用了近六個小時,從早晨一直走到太陽偏西才趕到烏族棲息的山谷。